第24章

那几个月里,吴之筱需他签署公文时,都是将公文往他面前一放,手指戳着要签字的地方,让他赶紧签了,还别过脸去,好像赵泠欠了她百八十万不还一样。

赵泠这人本就话少,既没什么要和她说的,索性也不与她说话。

一个知州一个通判就这么不言不语、不尴不尬地过了好几个月,倒也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

那天天气很冷,还下着雨。

州衙的签押房房顶有好几块地方的青瓦掉了,漏了雨,几扇大窗子也坏了,漏了风,都没来得及修葺。

签押房内比往日要冷得多。

屋里烧了炭火也没用,反而更糟糕,外头吹进来的风,把炭火里的灰吹得满屋子都是,满桌的公文遭了殃,全都沾上了炭灰,不得不赶紧用油纸盖住桌案。

吴之筱问了临州主薄,主薄说,修葺屋顶和窗户都需要动用州衙的银钱,所以,得知州和通判两人一同签字,他才能去请匠人,买砖瓦、采木料等。

不巧的是,那几天赵泠到城郊监工修路去了。

这监工修路很麻烦,匠人们修到哪一段就得跟着监工到哪一段,州衙里没人知道赵知州和那些修路匠人们到底修到了哪一段路,也就没人知道赵泠到底在哪里。

再加上郑长史和孙司马从中作梗,各种阻拦,吴之筱想事急从权都不行。

她自己在签押房里生生熬了两天的冷风冷雨,实在没有办法,决定亲自去寻这位赵知州。

修路的地方坑坑洼洼,车马轿子一律走不了,她只能一路踩着那些泥泞,冒着风雨往前走。

最后,终于在城西郊的地方遇到了他。

当时她已经走了半天的路,精疲力尽,脚下一时不察,直接踩进一个泥坑里,狠狠地摔了一跤,爬不起来了。

赵泠向她走过来时,她开口对赵泠说的第一句话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