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而我这出自坟冢的宝刀,自此便得了个诨号“坟墓之子”。我身上总散发着一种诡异的香,那是在玫瑰油里浸泡七七四十九个日夜才会有的香气。这香气会让持有我的人在夜里见到一位威严俊美的黑袍男子,那男子在幻相里坐于花下弹奏着一把乌德琴。他微微垂首,雪白的脖颈诱惑的露出衣领之外。

关于我的传说,在市井与江湖到处流传。人们煞有其事的议论,我有多么多么的不祥。又有哪个爱刀之人,在我发出的诱惑中莫名其妙的发癔症而死。人们唾弃我,视我为不祥。但又都疯狂的想要看我一眼,并进而拥有我。

最后一位拥有“坟墓之子”的是北庭都元帅府的元帅女真人济尔哈朗,最后一位记得“坟墓之子”的是活到了洪武初年的浙江山阴才子张宪张思廉。

济尔哈朗只得到了“坟墓之子”不到三年,就死于镇压叛乱的摩尼教徒的路上,然后他的十万讨逆大军一哄而散,大部分投奔了叛乱者。

而文人张思廉作为济尔哈朗收拢的幕僚,在旧恩人败亡后,他先是南下投奔吴王张士诚,署太尉府参谋。在士诚败亡后,他变姓名为佛家奴,周游四方,不娶妻,不返乡,时人呼之为狂生。最后一个亲眼见过这位山阴才子的人,是他所寄食的杭州报国寺的厨下僧。那时的张思廉终日书不离手,时哭时笑,时歌时泣,至老终身。

张思廉死时,寺僧给他收尸。见有《玉笥集》十卷遗于室内小案之上。抄卷字迹挺拔秀丽,纸页微黄。寺僧想,应该是死者携带身上舍不得的亲笔手卷。正要收起来随葬,却不想忽而一阵烈烈狂风破窗撞门而入,席卷着吹进死者寄居的简陋厨下僧舍。那案上手卷被风吹的七零八落到处乱飞。它们有的落入洪炉之中化为飞灰,有的飞出破窗柴门之外如一群蹁跹而去的白蝶,登时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风过后,只遗一页纸于屋内泥地之上。僧人小心翼翼的将那页泛黄的旧纸从地上拾起,却因不认得字而弄不清上面写的究竟为何。只好去寻本寺住持,将遗物交给他,并求主持解读上头都写了些什么。

主持接过那页纸,以手掸去纸页上沾着的灰土,逐字逐句的念了起来。

只听他道:

“此为《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

此刀乃北庭都元帅府元帅济尔哈朗公征淮西红寇时所佩者。

‘金神起持水火齐,煅炼阴阳结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