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时,纳赛尔以吉哈德的名义,开始对位于东方的佛教王国于阗发起了圣战。于阗王国是当时一个维吾尔人的佛教国家。喀拉汗王朝对于阗用兵,是以圣战为号召的,从而得到了穆斯林的广泛响应。而于阗王国除了得到高昌维吾尔和甘州维吾尔等的支援外,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

但是王朝对于阗的用兵并不十分顺利。

战争初期,于阗方面反而占据了优势,双方在喀什葛里、英吉沙和叶尔羌等三地之间展开激战。于阗王尉迟输罗曾率军进占喀什葛里地区的数座城池,取得大胜。战利品中除妇孺金帛外,还有战象等战利品。而且于阗军还趁着喀拉汗军队主力进攻波斯人的机会,大举围攻喀什葛里。虽然这两场战役最终以于阗人的惨败而告终,但他们在英吉沙附近杀死了阿里.阿尔斯兰汗。在灭亡了萨曼王朝后,喀拉汗王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于阗人,并且有来自布哈拉的四位伊玛目,他们率领着从加兹尼、巴格达和花拉子模等地赶到的吉哈德战士,配合优素福.卡迪尔汗所率领的喀喇汗主力,在当年年底一举攻克于阗王城,迫使于阗王率领着他的残兵败将逃入了昆仑山未有人涉足过的深处。圣战历时四十年,以穆斯林的全胜而终结。

马赫穆德.喀什葛里就生于距离可失哈尔不远的乌帕尔阿孜克,那里当年就是喀拉汗王朝王族的行宫别墅。他与另一位喀拉汗王朝的伟大诗人,《福乐智慧》的作者优素福.哈斯.哈吉甫是同一代人。

喀拉汗王朝灭亡于阗的维吾尔佛教王国以后,就开始杀僧毁寺,以强力对拜偶像的于阗佛教徒进行了血腥而彻底的清算。僧人们被集中在一起,问他们是否皈依安拉的正教。在得到否定的答复以后,穆斯林士兵即把偶像教信徒驱赶进他们亲手开凿的佛窟洞穴中进行了屠杀。被扯碎的佛经扔的满地都是,为死者的人血所浸泡。死掉的佛教徒的骨骸被堆积成一座座的骷髅塔。穆斯林们捣毁了佛教徒的寺院,把佛菩萨的偶像拉倒,砸成碎片,然后把这些破碎的佛像置于屎溺当中。

这一切波澜壮阔的史诗发生在距离伯颜的时代大约二百多年以前。

以前伯颜只是在书本中知道这段辉煌而充满血腥与动荡的历史。那些闪闪发光的伟大名字,马赫穆德.喀什葛里、优素福.哈斯.哈吉甫、尼扎米.穆勒克等象金子一样散落在书页之间,散发出天堂中才有的芳香。从波斯到突厥斯坦,死了那么多的人,只为恢复信主独一的正道。信士们前仆后继,不惧死亡的传道热忱,领伯颜感慨万千。

可,伯颜心里又有些不确定。那些佛教徒就真的该死么?除了杀掉他们以外就别无他法了么?想到这里伯颜猛地打了一记寒颤,内心中惶恐无比,为自己无意间犯下的有罪想法而自责不已。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伯颜居然对佛教徒抱有好感了呢?他自己也很清楚,第一个占有他身体的是个佛教徒... ...,那时,他还是个孩童。是因为这个,让他心里对佛教徒有了一种模模糊糊的依赖感吗?他没法回答自己。真的。

我的罪太多,除了求主饶恕外别无他法。伯颜惴惴不安的想着。他的手抚摸着胸前,那里塞着一个代表情欲和罪孽的信物。

他只是还不曾想象的到,将来占有他身体的,是另一个伟大而强悍的佛教徒,那就是他一辈子效忠的伟大恩主,给了他无以复加的大名位和大官爵的伟大合汗忽必烈。

他能令伯颜生也能令伯颜死。

忽必烈合汗会把伯颜的身体紧紧地拥进怀中,使伯颜象一块黄油那样融化在那宽阔有力的怀抱中。只有死亡可以把他们隔开。

第28章 跌落的银耳环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永恒的事物,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成、住、坏、空。不过是因缘聚而有,缘散而无。印度人称世界为“摩耶”,就是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幻觉,把人类的灵魂困于其中。灵魂在“摩耶”的幻境中忘记了神给与它的使命,而盲目的流浪,它在轮回中上下沉浮,却不知道当初它为何而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特意指明,人类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色法六尘皆是虚妄。须菩提曾问世尊如何破除我执?世尊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可降伏自心,可破我执,可脱离虚妄,乃离苦得乐之不二法门。

破除我执之外,也要破除法执。世尊告须菩提长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且法亦当舍,何况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