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伊本.西纳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诗人。主要著作除举世闻名的《医典》一书外,还著述有《论治疗》、《论知识》等学术名篇。

伊本.西纳的兴趣广泛。他不仅论著颇多,而且还积极参与政治。甚至一度当上阿巴斯王朝的宰相。他曾几次受宠,被委任为大臣而参与重要朝政。但又屡屡因为失宠或开罪于君王而被驱逐、追捕和囚禁。其至险些被处以极刑。

他曾以这样的诗句慨叹自己在从政后的遭遇:

“功成业就而容身无地,位尊名显而乏人识才。”

但是,不论多么坎坷厄逆的境遇,也不能扑灭伊本.西纳从事医学和其它学术研究的炽烈热情。不论在漫长离乱间的有限安定时期里,亦或是羁身囹圄的孤苦无助之中,甚至在被政敌放逐亡命奔波的旅程中和随王出征的马鞍上,他都决不肯中断他的学术研究。他抓住每一份闲暇,撰写或口授自己的著作。晚间,别人都睡了,他还要讲学授徒,向自己的弟子们诵读讲解《医典》和他的另一部名著《论治疗》的概要。

伊本.西纳在沉醉于知识之海的同时,性格又是豪放而轻漫的。他即乐观又自负,尤其重视感官肉体上的各种愉悦享乐。他对女人和醇酒的嗜好,至少与他对学术的嗜好等同。每晚授课完毕,他都要邀学生和歌姬舞女一道宴饮作乐,玩一个通宵达旦。在他在世的五十九年时光中,他以似乎无穷无尽的精力,充分满足着自己的各种嗜欲。他之所以过早的走到生命的尽头,很可能是因为他长期滥用了自己的精力的缘故。他的纵欲已经超过了身体健康许可的限度。使他最终在一次随王出征的途中,突发心绞痛之疾。伊本.西纳自知已无药可施,故拒绝任何的救治,他决定顺从安拉的意愿安心就死。

在临终的病塌上,这位一生纵情声色之乐,从来未曾真正严守伊斯兰教律的医学与知识之王,顿生忏悔之意。他将自己毕生积累的全部财产通通施舍贫民,遣散了自己的奴仆,并每隔三天听人给他诵读《古兰经》一遍。最终,他于希吉拉历四二八年的赖麦丹月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死后葬于波斯西部哈马丹附近的棕榈树间。

伊本.西纳生前和死后,都不乏诽谤和攻击者。例如他早年曾研读其间的那座王室图书馆,后来毁于火灾。诽谤者竟诬陷是他所策划,旨在使他自己能永久独占从那座图书馆得来的丰富知识,而永不被外人所知。他死后更有人讥讽说:“他的物理学未能拯救自己的肉体,他的哲学更未能拯救自己的灵魂。”然而任何诽谤都不可能掩盖掉伊本.西纳在科学与哲学上的荣耀。

伊本.西纳尚在世时,他的朋友们也曾劝诫他应该活得更平实安顺一些,这样对他的健康有益。但是伊本.西纳却豁达乐观的回答他的朋友们:“我宁愿过宽广而短促的一生,也不愿过狭隘而漫长的一生。”

宁过宽广而短促的一生,不过狭隘而漫长的一生。

眼见一代医神与知识之王的珍贵手迹触手可得,伯颜、穆哈伊及扎马鲁丁都激动的心中血气翻涌。

伯颜翻看《医典》的扉页时,便赫然见到医神的座右铭书于其上。这句话的真意该有多么的凄美,其内涵又有多么的沉重!伯颜细细咀嚼着这句伊本.西纳传之千古的生命格言。他羡慕伊本.西纳面对生活中重重磨难时的乐观、通达与智慧,敬佩伊本.西纳在面对死亡时的坦然、顺从与无畏。一个人若能有伊本.西纳万分之一的智慧与胆识,那他也不枉在这世界上走一遭了!

伊本.西纳有诗曰:

如果从你眼中看来,是孤独疲惫的世界,坏就坏在因为后悔。

所以今天要做的些事情,请尽快去执行吧!

因为有可能在明天,你将再也起不来了!

伊本.西纳另有诗曰:

看着那灰黑交错的天体,我参透了至高之神语言的奥秘!

挣脱枷锁解开所有疑惑,唯独只有那死亡我无法解释!

伯颜手握书册良久,痴痴的不愿放下。他似乎从抄本的书页间,闻见了阿福沙纳小镇苹果的芬芳,那是医神出生的地方;他又似乎在书页间,闻到了布哈拉君主曼苏尔宫廷御园中玫瑰的花香,那是医神初次崭露头角的地方;他还似乎在书页间,闻到了阿巴斯王朝哈里发庭院里的茉莉香,那是医神作为政治家秉政治国的地方;最后的最后,他似乎从书页间闻到了哈马丹棕榈树叶片的清香,那里是医神复命归真并下葬的地方。

伯颜看了又看,越看越爱,舍不得放下。但时间终究有限,他恋恋不舍的缓缓放开手中珍册,把它放归条案上那一座由知识铸成的山上。放置在众抄本之上。但伯颜心里想着,这本珍宝不可被掩埋与荒废,它日必要让它在大元的地面里为众人所敬仰。因为伊本.西纳的知识与智慧应是属于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