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伯颜自己自认为并不是穆斯林在宗教上的敌人,因为他一向认为作为圣祖易普拉辛的教生,基督徒和穆斯林在拜偶像教徒的汪洋大海中应该是患难与共的。而且在此之前,亚述基督徒对穆斯林就表达过善意。最明确的例子就是合汗的父亲,被追封为元睿宗仁圣景襄皇帝的拖雷,作为成吉思合汗最喜欢的第四子,拖雷的大哈顿是突厥克烈部王族扎合甘布的女儿,被尊为“四帝之母”和“赛因阿可”即“好母亲”的唆鲁禾帖尼王妃。因为她生育了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四个儿子。蒙哥死后被追封为元宪宗桓肃皇帝,忽必烈正是当国执政者,旭烈兀为伊尔汗国开国者,阿里不哥也是曾为除旭烈兀家族外的东西道诸王所召开的库里勒台大会所拥立者,四个儿子,皆享受过帝王的尊荣。而这位唆鲁禾帖尼别乞,就曾经在布哈拉资助过穆斯林的经堂学院,伟大的别乞赠送了一整座的庄园还有一千银巴里失给与布哈拉的谢赫赛甫丁.巴哈尔。此外,蒙哥合汗的第二哈顿秃忒迷和旭烈兀汗的第一哈顿托古斯也都是基督的信仰者。因此,伯颜并不想把这封赐婚奏折写的象朝廷内部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相互争权夺利的工具,而是应该让它体现为为了在领土空前广阔的帝国内实现内部和解及与同欧洲诸王之间的和平的一份例证。联姻之事只是为了对付帝国的宿敌马木留克,而不是针对任何帝国内部的穆斯林。因此言辞必须适度小心,不刺激到朝廷里的色目回回们。

果不其然,这次的御前庭辩上,回回们又与汉儿臣子吵得不可开交。大元仿汉制施行科举取士的制度,被善于数算经济之学的回回们批驳的体无完肤。论数学、天文、医药、工程,没有一样汉人儒臣能与穆斯林比肩的。若论诗词歌赋,阿拉伯和波斯的诗歌更是举世闻名传遍整个欧亚大陆。穆斯林的优势,只要眼不瞎的人,全都看的明明白白。

因此伯颜觉得还是不要当众造次为妙。在其他中书省和枢密院的臣僚们都退出了合汗议理朝事的大殿后,伯颜独自一人留了下来。合汗看他一人站着在哪儿不走,逐不耐烦的问了一句,有事?伯颜躬身行礼,把自己草拟好的,关于奏请赐伊尔汗宗王之女为匈牙利王后的奏折,从怀里缓缓地抽了出来。今天朝堂上财臣与汉法派争论过于激烈,考虑到回回财臣们的集体情绪,伯颜才没敢在那当口儿提出这份奏折,因为怕引起回回集团的集体攻击。他恭敬的把这份自己精心拟就的请婚奏折递到合汗的手里。忽必烈并没有看,只是把奏折扔到一边后问他,到底什么事儿?伯颜沉吟了一下,将伊斯特万携提摩太书信至自己府中,以至于希望伊尔汗与匈牙利王室结为姻亲的前因后果和其中利害关系,用最简练精要的语言快速禀呈了一遍,然后请合汗示下。

天子闭目静听伯颜的禀奏,面无表情。听完后只抬了抬眉毛,说,可有适龄的女人可嫁?伯颜回奏说,伊尔汗国后族布鲁罕氏族内有一宗王之女,名比比.哈努穆,其母为基督徒是钦察突厥人,此女年已十二,秀外慧中,是配嫁匈牙利王最理想的人选。合汗听后,打了个哈气,似乎是困乏了,对伯颜说,这些事你和中书省议好了,叫扎里赤写了旨,交给中书省后让典瑞院盖印即可。然后合汗摆了摆手说,朕疲乏了,你下去吧。

伯颜想再说点儿什么,又不知如何再开口,沉思了片刻,终究是无言,只能躬身叩拜以后退着出殿。出了大明殿外,伯颜仰面向天,一片初春和煦的暖阳洒在他疲惫的脸上,如母亲的手抚摸般让人舒适放松。这感觉象极了自己初到大都的那一年的春天。如今自己已经离家多年,和家中老母妻妾子嗣早已断绝了音信,伯颜本以为可以用时间冲淡对家乡和母亲的思恋,但一封来自大不里士的信函就让他刚刚淡漠下来的思乡之情再度袭上心头,各中滋味,又有谁可以言说?又有谁愿意听他说?左右不过是把想要流下的泪,硬憋进肚子里,故作淡然之情态罢了。

回了府中,米昔塔尔给伯颜打水送毛巾,让他净了手面。伯颜换了衣服鞋袜,穿了件居家的普通常服和一双马格里布风格的刺绣尖头软羊皮拖鞋。然后努尔把已经做好的饭食端了上来让他用饭。

是伯颜习惯和喜欢的东地中海风味的菜式:胡姆斯酱料、法拉费素丸子、葡萄叶卷羊羔肉、皮塔饼和玛阿穆勒黄油坚果塔。

菜都端上桌后,努尔小心翼翼的问要些什么茶水?酥签?兰膏?还是茉莉薰茶?伯颜点了茉莉薰茶,努尔立即恭敬的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