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次年,玛尔.登哈去世。在伊尔汗的力促下,马尔谷被选举为新任巴格达宗主教,称玛尔.易普拉辛三世。

阿鲁浑汗希望和欧洲十字军联盟,扫马于是带着汗的礼品和书信前往欧洲,希望能促成欧洲十字军再征耶路撒冷。另有一封书信,是巴格达宗主教写给罗马教宗的书信,希望澄清东西方两家教会之间的多次误会。

一个三百人的庞大使团,从巴格达出发,沿着古商道缓慢而行,至黑海。然后他们上船直驶君士坦丁堡。他们在那里接受东罗马皇帝安德罗尼卡二世的接见并参观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然后,继续乘船,至那不勒斯蹬岸,再至罗马。此时,教宗洪诺留四世刚去世不久。枢机主教团的十二位枢机正齐聚罗马,准备新教宗的选举。

枢机们接见了扫马一行,并询问亚述教会与异端聂斯托利之间究竟属于何种关系。扫马向枢机们澄清,亚述教会尽管尊敬聂斯托利的为人,但却并不赞同聂斯托利的基督二位二性论。因为这种异端把基督的神人二性全然割裂,而圣经中明示基督神人二性是结合在一起不可被分割的。扫马的澄清令诸位罗马主教觉得甚是宽慰。

在等候新任教宗的选举期间,扫马等人去往巴黎,见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四世。呈交了伊尔汗的信函与礼品。然后他们遍游巴黎的教堂、修道院与圣徒遗迹。巴黎当时云集着三万多名学者,他们研习神学、修辞学、几何学、天文学等学问。每年发表撰写专业论文,精于思考且擅长思辨。这令扫马甚为钦佩。

扫马等人继续向比利牛斯山进发,在加斯科涅的波尔多城他们会见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此地是他在欧洲大陆的封地之一。爱德华一世非常热情的接见了来自东方的信徒们,并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看到耶路撒冷重新崛起。这和扫马个人的意愿是一致的。扫马向英王呈交伊尔汗阿鲁浑的书信,并告英王,阿鲁浑汗等候十字军的配合,在胜利后将把耶路撒冷还给基督徒。

从法兰西返回后,扫马一行在热那亚过冬。冬末,一位作为罗马教宗巡查使的日耳曼主教与扫马见面并相谈甚欢。第二年春,这位主教抵达罗马,新教宗已经选出,是尼古拉四世。

扫马再次去罗马,并在圣保罗大教堂按照亚述教会礼仪进行了弥撒。这一天为周日,信众聚集众多。大家都赞美扫马说,亚述教会与罗马教会,在礼仪上虽然有细微差别,但真意是一样的。而后,在棕枝主日,新任教宗主持的弥撒圣祭上,扫马第一个从教宗手中领了圣体。为此扫马喜极而泣,说,我们与西方的兄弟们隔绝至少八百余年,现在终于重聚了。

当年的五月,扫马携带英王、法王和教宗书信返回伊尔汗国。阿鲁浑汗深感欢喜。他安慰老人说,我将为您建立一所教堂,由您做这所教堂的神父。扫马却将此荣耀让给了玛尔.易普拉辛三世。

扫马将教宗尼古拉四世的信件交给玛尔.易普拉辛三世,信中表明罗马主教承认巴格达主教在东方教会里的首席权。并将罗马主教赠给的金线祭披献上。同一年,尼古拉四世向大都排出了约翰.孟高维诺。孟高维诺在成宗继位后抵达大都,并在大都建立两座教堂。扫马同年一月十日在巴格达去世。远在大都的基督徒为纪念他重修房山崇圣院十字寺,著名学者黄溍撰写了碑文《敕赐十字寺碑记》。扫马后,孟高维诺、鄂尔多里克、教宗特使马黎诺里相继东来。丝绸之路上迎来一个传教士的黄金时代。

世界又过去了将尽六百余年,在十九世纪伊朗恺加王朝西部腹地哈马丹城,一个名叫苏莱曼的书商,从一个信基督教的突厥人那里偶然收购到一本残缺的小册子。这是本用古叙利亚文写成的手稿。里面提到了一个名叫拉班.扫马的基督教朝圣者,他从蒙古帝国的心脏汗八里来,他最远的行程是法兰西境内的巴黎和加斯科涅。他是他那个时代里,最坚强最虔诚的旅行者。

书中写到,当扫马和弟子马尔谷抵达唐古特城时,满城的男女老幼都蜂拥出城迎接朝圣者。当他们深入塔克拉玛干时,看到被黄沙半埋的累累白骨。当他们抵达喀什时,这所城市刚刚因忽必烈与海都之间的战争被残破。

他们曾经在海都汗宫帐驻扎的怛逻斯城短暂停留,然后拿着窝阔台汗国发给的通关文牒在困难、疲劳和恐惧情况下来到呼罗珊。

在呼罗珊途思城他们看到了著名哈里发哈伦.拉西德的陵墓,还有圣马赛扬修道院。多年后,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游历到途思,说“这里是呼罗珊最大的城市之一” 。扫马在圣马赛扬修道院里住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在精神与肉体上都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