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尼西安马第一次被在西方文字里提到,是在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他说,波斯皇帝挑选了十匹圣马,名尼西安马。这些马来自米底亚王国的平原。此处所产之马尤其高大神骏。波斯的居鲁士大帝,他的一匹尼西安马在渡河时溺水死亡,于是,他把马溺水的那条河的整个河水全部都抽干了。他不相信有什么能杀死这样一匹美丽的马。

希腊人,主要是斯巴达人,进口波斯的尼西安马。并将这些马饲养成本地马。罗马人在与帕提亚人交战时,在卡拉海战役中,他们被一支小的多的帕提亚人击退。后来,当马克.安东尼进攻波斯的亚美尼亚时,他的战利品中包括第一批缴获的尼西安马。再后来,当安东尼死于埃及时,这些马为奥古斯都所得。

波斯学者认为所谓的汗血马,指的是马匹皮毛上的红斑,在波斯文献中被称为“玫瑰花斑”。在波斯历史上这种马受到强烈的热爱和赞颂。著名的波斯英雄鲁斯塔姆的坐骑,就是这样一匹有玫瑰花斑的骏马。传说那匹马的皮毛是金黄色,带有从红花色到朱砂色的小玫瑰花形斑点。波斯人认为马的皮毛与其性格一致,这样一匹马有血和火的颜色,因此也具有火一般的性格,以骠悍和疾速而出名。

伯颜新得到的这一匹,有着汗血马的毛色和尼西安马的额头。这是一匹集两种高贵血统于一身的骏马。

这匹马额头上的太阳骨骨节特别凸出,正是被波斯相马师称作是“角”的马颅骨特征。这种特征越强烈,说明它的尼西安御马血统越浓。

通常,小西马指的是高加索马,大西马指阿拉伯马。小西马蹄至背约高六尺左右,大西马则高五尺左右。蒙古人珍视大小西马,并认为大西马更为名贵。

但是西马饲养困难重重。

首先是喂养。高加索马,分阿哈尔捷金和阿克哈塔克两种,属高原山地马,主饲料为苜蓿和扁豆。阿拉伯马,属于沙漠马,主饲料为大麦、燕麦和麦秸。中原人喂马喜欢喂以小米和谷糠,这很容易使西马便秘。为了让马排便,又不得不时常喂以少量大黄让西马通便。在反复折腾后西马很容易夭折。

再说交配和接生马驹。西马骨架大,和本土小型母马配种后,由于马驹胎体过大而母马体形较小,很容易让母马难产。所以当母马产仔时,就必须人工接生。

伯颜是个爱马的人,为了能让自家西马血统纯粹,甚至不愿意让雄性西马和本土雌马交配下驹,怕西马的优良血统被稀释。伯颜府邸马圈里的马,西马占据了绝对多数,本土马反而不多。当西马相互配种后到产驹的时间里,伯颜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彻夜守在马舍,挽起袖子亲手给分娩的母马接生。这正是培育了神骏无比的阿拉伯马的闪米特人的古老传统。据说,每一匹阿拉伯马,都是在帐篷里由人亲手接生的。所有阿拉伯马的血统,无论父系还是母系,都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出身谱系,否则不能被称为是“阿拉伯马”。而所有血统纯粹的阿拉伯马,它们的父系都可以追述到公元初世纪的唯一一匹公马,母系都可追述至最初的七匹母马。

波斯历史学家瓦萨夫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每年都有两万多匹波斯马和阿拉伯马经海路被运到南印度马拉巴尔,所以马拉巴尔港是一个进口西亚名马的巨港。马匹会先运至波斯霍尔木兹港,再装船运往马拉巴尔。又有更多的马经过阿富汗运到北印度。

十三世纪的旅行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常提到波斯湾地区向印度出口马的奇闻。欧洲人的游记中写到:“波斯产良马,波斯人把好马贩运到波斯湾的那些港口,这里的商人将马匹用船运到印度,一匹马以高达二百图尔镑的高价出售。图尔镑即图尔地区铸造的货币,也被称为图尔里弗。根据法王菲利普三世在位时颁布的法令,乘骑用马每匹最高价格六十个里弗,随侍用马二十个里弗。因此波斯出口到印度的马价格约是法国地区马匹的三到十倍。”

然而由于印度过分湿热的天气,非常不利于马匹的生活。印度人对这些从西亚来的好马视若珍宝,用他们认为最珍贵的食物喂养这些马。给它们吃甜奶油和酥油拌的煮熟的大米和豌豆。这些食物并不适合马的胃口,结果就是短时间内宝贵的中东马大量死亡。但是印度人却很固执的认为他们喂马的食物没有错。因此,进入印度的西亚良种马大量死亡后,印度人又继续从西亚进口新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陷入一种奇特的循环中。

比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居住更西的法兰克人,也曾经向合汗进献他们的巨型马。肩高可达七至八尺,体形比阿拉伯马和高加索马更为巨大。但是这种体形过于庞大的欧洲马,反应迟钝,跑速很慢,只适合做拉车用的挽马。因此合汗通常都把这类欧洲巨型马放置在御苑里做观赏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