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三个祝福来自柳华淑:

“何处笛?觉妾梦难谐。春色恼人眠不得,卷帘移步下香阶。呵冻卜金钗。人去也,毕竟信音乖。翠锁双蛾空婉转,雁行筝柱强安排。终是没情怀。”

第四个是陶明淑:

“秋夜永,月影上阑干。客枕梦回燕塞冷,角声吹彻五更寒。无语翠眉攒。天渐晚,把酒泪先弹。塞北江南千万里,别君容易见君难。何处是长安?”

第五吴昭淑:

“今夜永,说剑引杯长。坐拥地炉生石炭,灯前细雨好烧香。呵手理丝簧。君且住,烂醉又何妨。别后相思天万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个断人肠。”

最后第六个祝福他的是杨慧淑:

“江北路,一望雪皑皑。万里打围鹰隼急,六军刁斗去还来。归客别金台。江北酒,一饮动千杯。客有黄金如粪土,薄情不肯赎奴回。挥泪洒黄埃。”

六个女子吟罢送行词皆是泪水涟涟,那泪打湿了胸前衣襟。汪元量还可以离去,而她们呢?如果要走,她们又能去往何方?也许留下是她们无奈又最不坏的选择。毕竟她们不是男人。

汪元量听这些小女子一个接一个的向他敬酒并赠以临别之词。他的心飞了,飞向那无尽的哀愁。他是薄情了,因为他不能为这些可怜的女人做什么,他赎不了她们。他连他的清惠都保护不了。他太过文弱。他的手指只能拨弄丝弦。

秋儿啊,秋儿。汪元量在心里默念王清惠的小名。你玲珑可爱、聪慧灵秀。你曾在北上途中在汴梁夷山驿站的粉壁上题写《满江红.太液芙蓉》,引起无数猜测与争议。连文丞相都要为你续写两首。你的那首《太液芙蓉》我至今记得丝毫不差: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突变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但现在你已经去了,我们的一朝繁华已烟消云散了。在别人的时代里,我没有了你,我自己也已经成了多余的人。我只能用尽自己的余生,去回忆你莲荷一样的容颜。你活在清晨的朝露里,活在夏日的蝉鸣中,活在梅雨季潮湿的苔藓中,活在已经开至焦败的残花中。你的形体已经消失,却永恒的存活在了我的心里。

汪元量喝的太多,女人们的形象在他眼里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似乎个个全幻化做他的王昭仪。他在醉里已经不记得有什么华清淑、梅顺淑、柳华淑、陶明淑、吴昭淑、杨慧淑了。他只记得那天他心里只有昭仪清惠。

日后汪元量南返后所做《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中,写他南归时的情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只字没有提到那六位相送他的故宋宫人,却只写道“美人美人色可食,美人美人笑可爱。”

也许他在刻意的逃避悲苦哀恸之情,也许他那天确实醉的厉害,已经不能记得当时送行的都有谁了。

南归后,他组诗社,过潇湘,入蜀川,访旧友。最后于钱塘筑“湖山隐处”终老于江南山水间。

而数年之后,有一姓李的公子来大都跑官,夜深人静时,他思乡之情缱绻,于是这李公子便站在客栈的门口吟道:“万里倦行役,秋来瘦几分。因看河北月,忽忆海东云。”

声音刚落,便依稀听到邻家有小妇人失声而泣,不由让那李公子奇怪。

第二天,这李公子便叩门过访,询问小妇人为何哭泣。那妇人忧伤地告诉他,她名杨慧淑,乃旧宋宫里人,当年与恭帝、太皇太后等人一同被掠入大都。

李某说,他来这里同路的有位杭州人,在路途中吟诵了这首词,他觉得甚是感人,于是便记了下来。

杨慧淑洒泪叹息道,这词是已故的宋庭王昭仪清惠赠给原宋宫乐师汪元量的词句。还告诉李某,她与王清惠情如姐妹,如今清惠已亡,自己流落此间,真乃世事无常。

杨慧淑还讲起,当年元量南归,包括她在内的六个宫女曾经为元量设酒宴送行。一同送汪元量南归的除妇人自己外还有华清淑、梅顺淑、柳华淑、陶明淑、吴昭淑等五个宋宫人。每人均以一首《望江南》相赠汪元量。那些词或回忆或寄语,高谊雅怀,故国离情,慰藉无限情肠。这是他们这些人最后的离别之声。

至此,汪元量们的时代落幕了,但属于赵孟頫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启。踌躇满志的北上江南书生,眼下正坐在临街的茶肆窗棂前,观看楼下繁华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