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久安+番外 朱小苏 857 字 3个月前

他虽收敛,可他的话本就语带讽刺,听在袁嶂耳中仍旧非常刺耳。

“所以,单枪匹马地就要去北地?要去投霍骁?若非刚出城就伤了人,此刻是不是早就到那儿了?”袁嶂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二哥的人追得也凶,这才只顾着赶,没留心路上。”袁峥倒是平和地淡淡一笑。心中忽地就念及那个发脾气的小白脸,这才想到,那小白脸阻了他的去路,该恼火的人该是自己才对。没错,当时就该这么回敬他,封了他的嘴,省得他嘁嘁喳喳地说个不休。

马车中又安静了一会儿。

袁峥和缓了些许口吻,继续道:“二哥,方才不过是我的私情,往外了说,我袁氏乃是大族,国之有战,我等名门之后,岂有不战的道理。”他不留痕迹地变了变眼色,扫了一眼袁嶂,“二哥,你就真任那霍家挑了大头去?”

袁嶂的脸色一变,凛凛地又冷又硬,袁峥的每句话都是他心里的刺头,叫他生生地在心中熬出了一捧火,换做其他的弟弟,他说不定早就一个大嘴巴子扇过去了,可是这个七弟,他是打不得的。

一是谅他只有十六岁的年纪,长兄如父,他不能与他动手。二是……二是,说来话长。

第13章 难念的经

袁时封将军在世时,有两位正夫人,第一位袁李氏是位书香门第的千金,与袁时封将军自小结的姻亲,嫁入袁氏之后,与袁将军感情甚笃,先后诞下五子一女。而后进门的第二位夫人晚来了十七年,可仍旧是正夫人,不为别的,就为她是康王府的郡主,是康王爷的嫡长女,康王爷与先帝德宗乃是同母兄弟,所以德宗就给了这位亲侄女许多恩典,不但赐了她尊贵的封号——宣成郡主,还许她自己挑郡马。

这一挑就挑上了比宣成郡主年长二十多岁的袁时封将军,其中的缘故不可考,只是那宣成郡主认定了袁时封将军,说什么都要嫁给他。闹出几段风波之后,袁时封将军只好迎娶了这位郡主娇妻,后生下第七子,唤作袁峥。

子凭母贵,又有王爷外公撑腰,袁峥差之毫厘都可能长成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儿,不过幸好他终究很像袁时封将军,自小还有个严父管教着,虽是心高气傲,但该懂的道理也都懂。

但在袁嶂心里,还是觉得这位七弟仍旧懂得不够透彻,真的懂得透了,是不会这般为难自己这个哥哥的。

袁峥要上北地,他再有长兄如父的名头,也说了不算。得由康王爷说了算,得由宣成郡主说了算,那二位不答应,他这个哥哥也只能把他追回来。

这小子,自幼就活得比其他兄弟尊贵,气焰也慑人。这些年,他的娘将自己的娘逼成了惊弓之鸟,而今他又来逼自己,真是一对混账母子。

你当他多愿意留这个七弟!不过碍于兄长的身份,不得不管着他,他要是自己的同母兄弟,这么个麻烦若是要上战场,他早让他滚蛋了!

袁嶂抿唇不说话,默默地收起了恼火,看向别处,不想同他这位七弟伤了和气。

于是一路无话,二人冷冷清清地回了袁府。

这座袁府是祖宅,庞大而森严,如今只住了两位袁老夫人与袁嶂袁峥四位正经主子。老爷子和大爷是去了,三爷四爷五爷乃是及至弱冠便按例自己开牙建府分出去了。还有一位六小姐,早前受了情伤,长久地住在玉华山上的别庄里,吃斋念佛,求菩萨让情郎回心转意,久而久之也不肯回来。

袁峥进了府邸,径自就回了自己的南苑,前脚刚入了拱门,就看见一群的丫头仆妇规规矩矩地颔首侍立在那儿,见了自己是个避猫鼠儿的形容。

他一路走一路听着一声声的“七爷安好”,是越听越心烦。

及至他一进门,看见自己的郡主娘亲,恨不得拔腿再出门去。可是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喊了一声“娘。”

宣成郡主是三十大几的年纪,年轻时候是美娇娘,如今年纪大了,也是个美妇人。不过丧了夫,再美也是孤芳自赏,再美也是无济于事。她年轻时候是个张扬的女子,不张扬也不会自己做主嫁给了袁时封,嫁人后,她也不安分,殚精竭虑地“排除异己”,将袁时封身边的小妖精都料理了个遍,袁李氏是正妻,倒是无论如何动不得,不过她亦是将其压制得低声下气。她这小半辈子,最大的功业便是将袁府的内围炮制成自己的天下,自己和袁时封的天下,只可惜,她的“大业”斐然,袁时封却生生地没了。

可袁时封便是那“大业”的根源,根源空了,“大业”顷刻毁于一旦,坍塌之际,将她也活埋了。

宣成郡主觉得自己是死了,可是她还有袁峥,所以不能死,只好做个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