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奋斗的青春 朵灵 942 字 3个月前

伯母却还是哭,呜呜咽咽着说道:“眼看着三个孩子,都在村里矿上上班了,让他在家里歇着吧,他就是闲不住,说三个儿子年纪相挨着都要娶媳妇,不干点,填补点,眼看着都要打光棍?这下子好了,上完白班,又顶替工友上了个夜班,五十多岁的人了,这身体哪能够吃得消?都说是,省了省,窟窿等?”

王长江被大嫂哭得也是揪心。都说长嫂比母,王长江是八岁没了母亲的,这在王红姐弟三的记忆里,爸爸是把缺失的母爱和父爱一同给予了他们。而伯父早年推脱学习不好,上了三年小学,就辍了学,在物质贫瘠困乏的年代里,把唯一的学习机会让给了爸爸。爸爸去镇上,去县城,去省城,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伯父却早早地成了家,担负起了一个家庭的主劳力,还有经济支出,为爸爸的求学路,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输出和奉献。伯母的煎饼卷之路就是爸爸的求学之路。

这是只有亲人间的血脉情深,才能够达到的不计较?

王长江招呼道:“既来之,则安之吧!现在到了饭点了,我在这里守着,让红妈带你们回家去吃饭,她饭都做好了呢。”

王妈也接过来说道:“想着你们来得急,肯定是没带够钱,家里有给小菲准备的大学备用基金,可以先拿来用的,我这就上银行取钱去……不,还是先领你们回家吃饭去……哦,不对了,我那锅底,竟还烧着火呢?这可真是要了命了……我得赶快回家看看去,红,你领着爷爷和伯母,慢慢走……”王妈说着,就往家的厨房冲去。脑子里还想着,这要是遭了火,自己不成了个千古罪人了?

当王妈冲刺到厨房的时候,却发现一切安好,大铁锅已被刷得干干净净,锅台也很光洁。只是锅灶的前方,有一堆被水浇透了的木柴,正是有人帮她做的。她知道,这人肯定又是方珍珠。自己忙碌不堪的时候,方珍珠总是在背后默默帮助她。王妈再走到屋子里一看,饭桌上,所有的菜都摆满了,还用一只红色塑料罩给盖住了。

王妈正想去感谢方珍珠,却看到王红带着爷爷他们来到了,她让王红招呼爷爷吃饭,自己拿了存折,又向银行奔去了。王妈到了银行,把所有钱都取出来了,以备后患。

伯父终于从手术室出来了,一家人推着他去了病房。主治医生却把王长江喊到了楼梯口,说道:“王老师,你哥哥这次脑溢血,虽然是可以痊愈的,但是还有一个顽疾,比这个更可怕?这次手术例行检查中查出来了,他患有尿毒症。我们看了他的资料,他今年才 52 岁,如果采取保守治疗,以后每月都要透析,这笔费用作为一个农村家庭,负担也是很重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换肾。”

王长江忽然脑子一轰,他觉得,天塌了。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他的眼眶里立刻涌满了泪花,摇晃着脑袋说道:“我哥一辈子也不容易啊,一个十岁就没了妈的孩子,跟着脾气暴躁的父亲讨生活,年纪很小就结了婚,上山背石头,挖水渠。为了多挣工分,整夜的不睡觉,为了代替我上学,他什么苦都吃足吃够了?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前半辈子,我哥替我受够了苦,后半辈子,我得让他健康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那你有什么打算呢?王老师?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一劳永逸?”

“我想努努力,帮助我哥闯过这个难关,也是为我哥全家在闯难关。”

“王老师,你可要想清楚了,不管是移植器官,还是手术费用,都是一个两难决定?”

“怕什么?在我上了那么多年学,那么艰苦难捱的岁月里,我哥都没怕过,一个人用羸弱的肩膀扛下来了,如今,我也要为他彻底抗住了才行。我们可是一脉相通的,血缘决定着一切。尽早给我做相关检查手续,如果合适了,就马上做换肾手术,越快,我哥身体的恢复程度就会越好。我知道,你怕我们承担不了这巨额换肾手术费。我老家还有个原来住的房子可以卖掉,剩下的,找亲戚朋友借,再凑不齐,就扣我以后的工资。总之,只要我哥健康了,办法总会有的。我家两个女儿,上完学后就快要挣钱了,我们全家都会支持的……”

“那好吧,王老师,你还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吧,毕竟,这也是一个大手术,各方面都复杂?”

正说着,王妈拿了交款单据过来了,走到他俩身边,才说道:“还好,住院费交完了,这笔钱总算是够用了,这才让我悬着的一颗心彻底落下了。”

王长江看到王妈走近了,却伸出两只手,突兀地拽着她的两只胳膊,开始泪流满面。王妈笑着劝慰道:“哭什么啊!谁不知道呢?你是心疼小菲的大学基金?怕她上不了大学,会埋怨你一辈子?咱家大丫头,心里想的,跟咱可是一样的,什么能有伯父的健康重要?好了,人这一辈子,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也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那么多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就这点小波折,又怕啥呢?还说你是一家人的顶梁柱呢?我看你现在,还不如我这个,从农村广阔天地里闯荡来城市的村妇有主心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