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秦医 半亩之间 850 字 3个月前

据说这么多粮草军械,也只够十万大军几日所用,加入切饿峮四二贰尓勿九依思七 看更多文那如果开战了,动不动就十几万二十万大军压上,前线士伍伙食加上战马所需粮草,那岂不是需要更多的后勤补给。

无论哪个年代,打仗还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打仗靠得不仅是有多少大军、有多少战马、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更为重要的是后勤调动还有粮草补给,不然真不敢跟人家打持久战。

绵延数里的压粮队伍,樗里疾负责带一队士伍在前边领路,辎重营的领兵孟坚在最后边压阵。

徐瑾瑜本来还担心自己的骑马技术不到位,可能会跟不上大队伍,出发之后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车马上不是载满了粮草、军械,就是拉着帐篷以及炊具什么的,队伍行进的并不快。

踏烟载着她十分地欢快,似乎是在炫耀故意到队伍最前边,然后再放慢速度,扭头望着后边的樗里疾、郯清和郯明他们三人的马,挑衅一番打几个响鼻,等他们的三匹马要追上之时,踏烟又赶紧加速向前跑去。

她就很无语,虽然不该说,但是徐瑾瑜觉着,踏烟真的有些“欠欠”的。故意挑衅后边的三匹马,如果不是马背上的人拉着,那三匹毛色油亮,矫健强壮的马儿能上来跟踏烟干一架。

然而踏烟似乎并不把那三匹眼睛冒着火的马儿放子眼里,还是贱贱的玩儿这个“你追我跑”的游戏。

就这番操作,不说马儿有三分脾气,郯明看着濒临暴走的马儿,他也忍不住了。他的马儿黑子虽然不及公子的名驹,但是也是相当厉害的好吧,怎么能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红马压着。

于是他鞭子一扬,打马而去,喊道“公子,我到前方开路!”

樗里疾本想交代一声“不要跟徐瑾瑜赛马,她刚学会骑”,结果那小子一溜烟就跑过去了。他只能跟郯清说:“你也去前边看看吧。”

郯清是谁?樗里疾的左膀右臂,如果郯明是“缺心眼”的话,那他就是有八百个心眼子,立马悟到公子的深意。

立马应道:“我去看着郯明,不让他瞎闹,保护好徐医。”

樗里疾点了点头,心中叹道:不愧是郯清。

不过,他此时还挺羡慕郯明的,可以毫无顾忌的表露自己,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不论是喜还是怒都可以从脸上看到。

就像瑾瑜说让郯明叫姐姐,他问瑾瑜什么是“姐姐”,当听到瑾瑜解释完“姐姐”就是“阿姊”的意思后,开心了便乐颠颠地跟在瑾瑜身边“徐姐姐”、“徐姐姐”的叫着。

就像刚才他不服气踏烟挑衅他的马儿黑子,他不服气就能打马就向徐瑾瑜奔去,跟她较量一番。

而自己只能把欢喜藏在心底,即便心中雀跃无比也只能云淡风轻地跟她说声“谢谢”,即使自己也想跟他们一起驰骋笑闹,也只能默默跟在后边维持那少年老成的秦国公子模样。

他不仅是樗里疾,还是公子疾,“公子”二字,不仅代表他身为宗室之人的身份,更代表着那份责任和担当。

公父继承君位以来,为了恢复穆公霸业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在他的记忆里,公父极少陪他,即使是嫡子嬴驷和最小的华弟,也都极少见到公父。

年龄稍大之后,他和华弟都被派到军营,公父说他自会走就开始拿剑,五岁就学骑射,不到十四岁就开始跟着大军征战。

公父教导他们作为秦国公子就要到军中淬炼,身上流着老秦人的血,不能因为是国君之子就觉得自己尊贵无比,而是要靠功绩让别人佩服,让人心服口服地称你为“公子”。

樗里疾时刻记着公父所说,一步一步都按照公父要求去做,无论是诗书典籍,还是诸子百家,抑或是兵法他都争取学到最好。

宗学里的老师都夸他聪明,说他学的快,悟性高。其实只有身边的人知道,如果说他如今的表现是因为有三分的天赋,那剩下的七分则是因为刻苦。

多少个日夜,他还未鸡鸣便起,夜半未眠,只是为了再温习一遍课业,再推敲一个问题。

他也知道他这样“锋芒毕露”太过显眼,尤其是在太子被贬至乡野之时,他这般有“夺位”之嫌。

当然也有人找他,说要辅助他“上位”,但都被他就拒绝了。他深知,自己并不适合那个位置,他只是想要做一个对大秦“有用”的公子。

目前的他,不能如郯明那样随心所欲,身为秦国公子他肩负着重任,处在漩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牵连无辜之人。

就这样看着她烂漫地笑也挺好,也许到了河西之后,就要跟她告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