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苏平河知道这人,他将来会跟着段长暮征战四方,是段长暮在战场上的左膀右臂。

苏平河赶忙朝他抱拳行礼:“在下苏平河,见过季校尉。”

季弦出身将门,性格刚毅,但为人并不冷漠,因此也是有礼有节地回了个礼:“在下季弦,苏二公子才名在外,早有耳闻。”

苏平河谦虚地笑笑:“我都是些雕虫小技,季校尉过奖了。”

苏平川闻言嫉恨地冷笑出声:“二哥成日忙着种菜写戏文,如此不务正业,可别叫外头人笑话咱们苏家教子无方才好。”

“我种菜写戏文都是得过圣上赞许的,只有你看不惯。”苏平河不甘示弱地回道。

苏平江见这二人一言不合又开始吵架,生怕在外人跟前丢了苏家的面子,赶忙制止道:“好了,再怎么亲兄弟,斗嘴也要有个度。”

楚怀夕也适时岔开了话题:“我们虽然曾经是安定侯的同窗,知道他才高八斗,却没怎么见过他舞刀弄枪,也不知道武科举是怎么个考法,季校尉不妨跟我们说说,也好叫咱们见识见识。”

“武举其实不光要考武力,还要考兵法,而安定侯此人不光极擅兵法,武力上也并无短板,无论骑射,步射,马枪,还是剑法,摔跤,他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季弦说着又朝正庭的方位拱手虚虚比划了一下,“输给他,季某心服口服。”

“季校尉既是榜眼,亦是不可多得的人中龙凤,切莫过谦了。”苏平江说着又看了姜翌辰一眼,状似不经意地问,“说起来姜兄弟也是与安定侯同期的文举探花郎,不知如今在何处高就呢?”

姜翌辰虽然是探花,但到底没有段长暮那样的身世,自然还在翰林院做修撰,苏平江自己亦在翰林院熬了三年,何必明知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