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时荣的看法,就是着眼大处的,但最宝贵的是,他不止看到了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朝廷来说非常的简单,传出去名声又好,真有急难也确实会有用,边关将士也确实会更安心。

明霈帝十分满意,道:“此物就命名为‘登闻帖’,此事交给你去办。”

晏时荣躬身应了。

然后明霈帝看了看晏青山。

大家都以为连爹也要被考较一番了。

可惜明霈帝是一个巨靠谱的人,一般是不会当着儿子去考较爹爹的。

他只道:“青山,朕平素事忙,你以后经常去尚书房看看,巡视考较一番。”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既然这么会教儿子,那你就捎带手,把几个弟弟也带带呗?

晏青山神色不变,起身应是。

明霈帝这才摆驾走了。

第二天,随着几个伴读休沐回家,镇国公主的名声呈现一次井喷。

毕竟,像之前甘白璧等人,个个位高权重,他们如何与小公主相处,当然不会在外头乱说……像之前心宝去了几家园子,各家也不敢说的太详细。

可这一次,却是很多人亲眼所见,当然就传的沸沸扬扬。

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