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唐时锦道:“我想弄一个启蒙读书馆,义父你写了之后,我会选一些乡野之地,盖一个小屋子,能遮风避雨就好,然后我叫人把这些刻到碑上,再在旁边,转圈儿摆一些石桌,就用那种灰石做,到时候,只需要蘸水就可以在桌上练字,字迹也很清楚,然后看着碑上的字来学,也不用买书。像三百千这种,本身就是歌谣式的,也很琅琅上口,这样自行学习启蒙,不是很好吗?”

桃相不由得沉吟,觉得明明很异想天开,想想又十分有用。

他问:“毛笔呢?”

唐时锦乐了:“柳枝啊!柳枝剥了皮锤几下,又能当牙刷,又能当毛笔。”

桃相点了点头,然后就铺开纸,开始写。

孩童启蒙读物,最常见就是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千字文出现的最早,在南北朝便出现了,百家姓、三字经则出于宋。而像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什么的,如今还都没有出现,弟子规她还真能背,但是她要是真背出来……那就太OOC了。

再说太多了也没啥用,就三百千就可以。

三字经也就一千多个字,百家姓更少,也就几百个,千字文顾名思义就是一千个字,桃相写起来跟玩儿一样,很快就写完了,然后他瞧了瞧不大满意,又把三字经重写了一遍,才交给他。

然后炎柏葳亲提了一个“足下阁”,取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交给下头去办了。

这两件事情,都是长期工作,一时成效不显。

唐时锦继续跟南厦生忙小天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