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得了组长的令,苏茵和周瑾定好采访地点便出发了。</p>

这头,两人前脚刚走,民生要闻二组的组长宋进民便叼着烟找上自己组员开会。</p>

苏茵脖子上挂着照相机,这是组里的公共财务,谁要出门采访便拎出去拍照,借出拿回都得在单子上写一笔。</p>

她如今的拍照技术已然不错,咖嚓咖嚓拍了几张,又捏着笔记本握着</p>

笔采访起今年京市最红火的炒瓜子花生摊的摊主。</p>

临近过年,来买瓜子花生的人络绎不绝,备年货是大事,这家瓜子花生摊尤以炒货出名,家里自制炒料后炒出来的瓜子花生香酥爽口,嚼得满嘴飘香。</p>

周瑾是老人,也时常帮着何国强带新人,同苏茵出来便主要把采访机会交给她,只在旁边看着听着,不时提点补充几句。</p>

苏茵提问后刷刷刷写了一页纸,临走时,摊主热情地给京市日报的记者装了两个油纸袋的瓜子花生。</p>

“同志,我们是来采访的,可不能收这些。”</p>

“是啊,不能败坏了咱们报社的名号。”</p>

“哎哟,您二位拿着吧,也不值几个钱。”能被报社采访,这些老实巴交就为了生计奔波的人只觉得简直是光宗耀祖了,非要把两个袋子塞她们手里。</p>

二人推</p>

脱不过,只得收下,最后还是苏茵悄摸在摊位前放下了一块钱,这才离开。</p>

回到报社整理稿子,二人下午又跑去吉祥饭馆采访。</p>

吉祥饭馆是这两年京市最红火的私营饭馆,和那炒瓜子铺一样,于去年申请的私营工商牌照,属于是持证上岗。</p>

又因为手艺好,在京市名声大噪,相较于国营饭店服务眼高于顶,每日菜色规定得死板,只能在有限的几样菜中挑选,私营饭馆菜色品种繁多,味道极好,能自己点菜,服务还热情周到。</p>

最重要的是,吃饭不要粮票。</p>

“弟妹,你来啦,吃点儿什么”吉祥饭馆老板娘见苏茵一来便招呼上了。</p>

“红姐,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方便接受采访不”</p>

顾承安和吉祥饭馆老板有交情,两家人算是熟悉。</p>

“哎哟,我们还能被采访啊”老板冯忠从后厨探出头来,喜不自胜。</p>

一天的采访结束,周瑾看着实习生苏茵采访拍照都搞得有模有样,心下满意。</p>

“你以前跟着蒋薇,没白跟啊。”</p>

苏茵笑笑“蒋姐是教了我不少。”</p>

临近下班,周瑾着急回家接孩子,她闺女正上高小,拎着包准备离开“你这两天把稿子写了,到时候我给你看看。”</p>

“成,谢谢周姐。”</p>

苏茵回到报社后将采访手稿整理了会儿,看看时间便下班回家去了。</p>

家里,父亲苏建强已经做好饭菜,见苏茵一个人回来便问一句“小顾呢今儿回来吃饭不”</p>

苏茵在院里洗了手,这才想起父亲还不知道顾承安临时出发的事“他去南边了,说是要谈生意上的事,过几天回来。”</p>

“行,那咱们先吃。”</p>

饭桌上,苏茵提起采访时买下的炒瓜子花生,推荐父亲尝尝“那家铺子很有名,就是之前离咱家太远了,不过这会儿有些冷了,估摸味道要差些。”</p>

“差不离就行,我也尝尝。”苏建强如今自得其乐,日子过得平顺,白天就出去公园口和一帮老头下象棋,几年时间,象棋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常常杀得片甲不留。</p>

苏茵吃了饭便回屋又继续整理采访内容,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忙着撰写采访稿,只抽空在下班后去了趟人民大学。</p>

顾承慧前几天约着苏茵去逛百货大楼,说要给对象挑生日礼物,她就算谈了几年恋爱也觉得对象的喜好难以琢磨。</p>

“四嫂,你说说看,这人怎么能看起来什么都不喜欢”</p>

顾承慧总觉得自己对象过于无欲无求,似乎对什么都没有过重的喜好。</p>

她还有半年就要大学毕业,当初高考后和魏秉年好上了,后来两人也相互见过家长,念着顾承慧刚上大学便商量着等大学后再考虑将来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