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丰觉得,自己这一手操持的应该很利索。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另外做了一些安排的,比如将这情况告诉给木头,顺带送一本自己做的账本子,以供他们整理查账用。
对于焦裕丰的这个举动,木头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惊喜!他是真没想到啊,他这还
没有开发一下焦裕丰这个消息来源,这边主动自发的就送上了这么一份大礼,果然,自己给他透露消息真是没白给人情。
此外,贾家这里,焦裕丰也没漏了,毕竟几代的京营统领,若是这事儿问到头上,一问三不知,也是挺跌份的。反过来若是这事儿他们先知道了,那上头再问。。。想来那两个老狐狸一定能用好这一把刀的。
一顿饭,两处送信,焦裕丰完成了他在职业生涯上第一次谋算,这效果如何暂且还不知道,不过就他躺在家里的床上,偷着乐的情况来看,他这差事干的还是挺有劲的啊。
第85章 贾政亲事
焦裕丰送去的信, 这贾家这里还没想好怎么利用, 那边木头已经开始操持了起来。即使作为密探,人木头也是有上进的的,只是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大的机会而已,如今猛地从焦裕丰这里得到这么一个机会他能不利用起来?
什么机会?当然是查一个大案子的机会了。所以他这账册还没往上送, 就自己先捡着一家查探了起来,查的还不是别人, 就是王家。谁让王家如今势弱呢,查出问题,牵扯也不大对吧。谁让这贡品什么的, 往来东西最多, 最容易出问题呢对吧。不借着这个机会博一下,他都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了。
都说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果然,这贡品什么的,这里头的猫腻那真的不是一点两点的多啊。这一查木头才发现, 这管贡品的,几乎每一级那都油水大的吓死人, 几乎是干一票,吃一年的架势啊。
说来这其实也不稀奇,记得以前看过的那一本的书来着?或许是端砚的传说故事里?反正就有这么一出,说是宋代的皇帝,仁宗还是哪个来着, 反正感觉端砚不错,就想要地方上这一年进贡十方。
众人都知道,宋代的皇帝其实是历朝历代最悲催的皇帝,那私库基本就没满过,稍微有点钱,就让大臣给掏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说买十方,哦,也就是十块,那皇帝已经真的是已经喜欢的很了不得,割肉一样的了。因为皇家所谓的进贡,其实也是采买,只是比市价低上近半罢了。反倒是这被选定的进贡方,因为这个,还能换个全国知名的好处,就像是花了半价卖货,请了皇帝做代言一样。
可这样明明该是双方得益的好事儿,到了这采买贡品的人手里,这就立马成了坏事儿了。一层层的下去,那是一层层的增加数量啊,明知道皇帝喜欢,谁不想附庸风雅,赶个潮流呢对吧。等着到了地方上,这数量就成了一百还是多少来着,反正翻了最起码十倍。
更要紧的是,这价钱,从本来的半价,成本价采买,变成了三成采买,中间差价。。。去哪儿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吧!更要紧的是,这下头的官还狐假虎威的说了,这事儿以后就这么定下了,也就是说,这以后每年都要进贡一百?还是三成的价格?这已经不是竭泽而渔了,而是为难人啊!你说,这砚匠也好,这商户也罢,甚至是采石头的,这日子可怎么过?偏偏那官字两个口,连着不想卖都不成,整个一个强买强卖的架势。
一时间吧,那些和端砚扯上关系的,真的是逃的逃,走的走,最后有一个实在是被欺负的狠了的,正巧在逃跑的时候,遇上了包拯的轿子,得,人家这不就拦轿喊冤了嘛。
事情到了这包拯的手里,这故事自然是大圆满结局的,凡事私自增加数量年限的,克扣银钱的都倒了霉。连着皇帝都被喷了一通,毕竟这是因为他的喜好引发的事件对吧。
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从这里其实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贡品这个事儿,那从来就是一滩浑水。从来都没干净过,这一点就冲着连木头都知道从这里找缺口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只是一直以来,众人想的都是,即使有什么油水,那多半也就是没下那些本来防备损耗而备下的备用品而已,又或者收点下头送来的让帮着说几句好话的孝敬银子什么的,真没想过有什么人有这样的胆子,敢用皇家贡品,毕竟这事儿翻出来,那可是僭越的大罪。
对,就是文武较量,这管账的都是谁?十个里头,七成是军中的文官,而这些文官中,武人出身的,只有近半,其他的多是吏部安插进来。兵部的地盘,这文官插手进来。。。这是啥意思还用多说?能有机会一刀子下去,抢回点地盘,武人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