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公真是有钱啊。”高铭由衷感慨道:“相比之下,我献给官家的核桃微雕就不值钱了,只是一块寻常的核桃,匠人也是梁山时的手下,雕刻费只收了我一个打折价。别说两百万贯,才两千贯。太有钱了,太有钱了。”
杨戬还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之前每一次都是这样做的,官家从没说过什么,“对官家,自然要倾其所有的进献宝物才是,怎么能像你一样不舍得花钱呢。”
顺便还踩了高铭一脚。
高铭叹气,“我倒是想,可我每个月的俸禄也才四百贯,什么时候能积攒下几百万贯啊。”
慕容彦泽啧啧称是,“杨公公太有钱了,大手笔。”
高铭说完,瞅向赵佶,你就没觉得这件事不对头么?杨戬哪里来那么多钱?他一个太监薪俸可怜,一出手就是几百万。
高铭自认为赵佶对他现在的好感度,可以做那个点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了,“恐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句话是清朝才有的,赵佶并没有听过,一瞬间,只觉得好有道理。
手下人有贪墨,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没钱拿谁肯办事。
但现在赵佶的感觉是,杨戬一出手就是几百万,是不是薅自己这只羊薅得有点太狠了?
之前杨戬屡次大手笔进献都没事,是因为没高铭这么个人,其他人能在官家面前说得上话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另外一些空有正义感的,人微言轻,才对杨公公发难,就被心生反感的赵佶给收拾掉了。
可高铭不一样,他说的话,赵佶是听的。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如今高铭就是个在官家跟前“搬弄是非”的坏人、
关键这个坏人还特别能战斗,巧舌如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