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派去的人还在路上时,京里派来的人却已经到了金陵,两件事, 一是升官,二是查案。
升官是升李澈的官, 经历过金陵血案的洗礼, 不仅成化天子一看到李澈两个字就想找玉玺,连带着刑部官员也对他既爱又恨, 眼见金陵几乎被他掀翻了天, 天子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李澈调任回刑部,并且升任至刑部右侍郎。
原本是没法升这么高的,主要是前头办了一批万氏族人,这回又牵连了不少世家官员,官位空缺不少,天子从翰林院又调了一批人, 才算是没开天窗。
查案则是查“金陵四大家族”的案。
先前李澈办案时就查出不少私开赌场青楼, 掳掠诱拐良家,放印子钱,强买农田的案子, 这些事几乎每个世家都干,少一点天子倒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事情既然捅穿了,自然也要找几个替罪羊顶上。
“开国六王”毕竟犯案人数较少,六家加在一起还不抵一个贾家被抓的人多,做得也不算太绝,例如开办赌场但不放印子钱,做青楼生意但不买良籍女,强买农田却给足了钱之类,这就在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范围之内。
贾王史薛四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几乎就是金陵这边领头做这种事的。
李澈抓的人里除了四家旁支族人,最多的就是奴仆管事,李澈送呈的案卷上列得清清楚楚,只是京城里头的四大家族不归他一个金陵的知府管,故而他也只是给天子列了个一二三四五,更何况一开始他还没以为这能出了内阁上达天听。
谁成想到最后这案子能落他自己身上去呢?
京城派来的人核实了金陵的情况,随即就接手了金陵府衙,接任的这人李澈还认识,成化十一年的状元,叫谢迁,入翰林院刚满五年,三十来岁,仪表堂堂,很有几分君子之风。
谢迁不仅相貌生得好,才学也颇佳,在送别李澈的宴会上,他亲笔题写了送别诗二首,李澈言笑晏晏拱手再拜,二人虽无十分的交情,也有八分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