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入秋。
谁都知道自古秋收过后,便是战时。
李澈派遣太史慈横扫幽、冀、并三州之地, 不论是凉州韩遂马腾, 还是远在辽东的公孙度, 都在猜测李澈下一步的部署。
战局打到如今, 李澈的强势是很明显的,当年韩遂带着十万兵就敢造反,如今带着十万兵, 简直就跟没带一个样。
三州失陷之后, 陆陆续续也有一些大小势力来投,少则三五千兵力,多则六七万人马, 有的还自带地盘, 李澈阵营很快就迎来了一大批鱼龙混杂的新人。
因大将太史慈远在北疆, 公孙瓒据守颍川带兵养老, 吕布年后就走不任武职, 能镇得住场子的除了孙策就是张郃严纲等人, 不少人便有了争番的念头。
李澈没过问这些, 争权夺利是人之常情,按得住这个按不住那个, 原班人马能压得住后来者最好, 要是压不住, 他也不会去管, 反正争到最后也是替他做事的。
先前李澈征益州时打跑过的刘备也派人来降, 他大半生一事无成, 领着两个义弟带着些人马,到处依附势力寄身,好不容易被人说动一次想效当年袁绍反客为主,占据益州,还被李澈的天降大军打得败逃,此后名声也坏了,找不到势力依托,到现在军饷都发不出来,只好来投李澈。
按照刘备的真实想法,他是宁愿投曹也不愿意投李澈的,不光因为李澈反汉之心天下皆知,更因为旧主刘璋也在李澈帐下任职,他忠义半生,不料一步踏错,更未成事,成了旁人口中的笑柄不提,连他自己也没有脸去和旧主共事。
但转念一想,刘璋昏庸无能,原本就内忧外患,没能力守住益州,地有金不拾,非是忠义,而是傻子,他唯一失算的就是东面李澈打仗不讲究基本法,一口气直打到了益州来,坏了他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