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这件事却没完,贾敏回去后把贾母的恳求如实传达给林如海,看他是什么态度,顺便他又把今天宝玉乱穿衣的事情说给了林如海听。</p>

“前一件本来就不好办,我现在能自保就不错了,如何帮他?后一件听你说完,就是能帮也不想帮了。他连自个儿孩子的规矩都教不好,你叫我如何敢举荐他去做更大的官?回头他管理不力闹出了事情,便就会算在我的头上。”林如海满面忧虑,当真十分为难,他本不想这么直白的在妻子面前说她娘家兄长,实在是荣府的人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他的耐心。</p>

次日,可巧晏良奉命来京畿府交代刺客一案的经过,虽然刺客皆死,案件线索看似断了,接下来林如海要接下这个烂摊子,自然是难做。皇帝考虑到晏良和林如海的渊源,再加上晏良是本次案件的受害者,皇帝便命晏良和林如海一同彻查此案。一个学识渊博,聪明盖世,一个沉稳敏锐,靠眼就能分辨善恶。如果说这个断了线索的悬案还有可能破的话,非他俩莫属。</p>

二人对坐闲聊完案情之后,林如海便笑着感谢晏良送给黛玉燕窝。俩位父亲说着说着就转到子女教育的事上,顺嘴提起了宝玉。</p>

“这孩子啊,唉,”林如海何等斯文的人,嫌少挑人错处,但提起宝玉他便牢骚满腹。从他擅自跳窗,说到其在兄长丧期的衣着问题</p>

“背人父母,擅自跳窗,是没规矩。刚死了大哥,却不知缅怀,穿艳福服,且整日嘻嘻哈哈泡在脂粉堆里不思进取,这是不念亲情,无德无义。”晏良嘴不留情道。</p>

“极是。”林如海听得很爽,因为晏良每一句都说到他心坎里了。</p>

晏良瞟眼林如海,“我看他很喜欢与你女儿一起。”</p>

林如海脸突然沉了,看晏良。</p>

“小错不纠,将来必定酿成大错。我觉得这俩孩子不能走太近,宝玉这孩子的行为处事如何,你该清楚。”晏良已经看出来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苗头有些不对。俩孩子身上虽说都还没有出现因果恶业,但就看黛玉这经不住风霜的身子骨,和宝玉多情的性子,二人将来必定悲剧。</p>

林如海大骇,他自是相信晏良的看人能力,此之前已有诸多事实佐证过,他没道理不信。</p>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不能随便许诺,刚以为自己崛起了,今早起来跟废人一样,不争气的疼哭了两次,微微动一下就疼,都劝我该断更,可我还想尽力,这章是躺在去北京的卧铺上努力码出来的。感觉自己棒棒哒。</p>

☆、第54章 jj</p>

“宝玉这孩子的性情的确有些乖张,不瞒敬大哥,我对他诸多失礼之举都有些不满。只是觉得他年纪太小了,而我是个外人,尚不好说他。”</p>

“小不教,大必酿祸。”晏良言简意赅道。</p>

林如海赞同地点点头,觉得自己的确不该只把宝玉的行为解释为孩子气。“只是他是政二哥家的孩子,我哪好去管闲事?”</p>

晏良:“别人家的孩子倒是不用你管,各家自扫门前雪,咱们只先管好自家人就是了。”</p>

林如海听懂了晏良的暗示,他说是在提醒自己只管照顾好黛玉就行了。若是不喜欢宝玉,没有规矩,便阻止黛玉和宝玉接触就是了。</p>

林如海恍然大悟,心情自然开阔了不少,他冲晏良鞠了一躬致谢。回家后他就把此想法交代给了贾敏,贾敏十分赞同,便开始依从此法行事。她下次再回娘家的时候,断然没有再带黛玉回去。倒是苦了宝玉,他是特意央求了贾母,留在家没去上学,结果却没有见到他朝思暮念的林妹妹,心中好一顿郁结,连晚上都没有睡好觉。</p>

贾母得知情况后,好一顿安慰宝玉要宽心,告诉他下一次林妹妹一定会来。</p>

奈何过了十天半月,宝玉还是没有得到消息,越见不着越想念,便忍不住和贾母撒娇闹了几句。贾母也念着贾敏,便叫人去林府捎消息,请她过来陪自己玩儿牌。</p>

贾敏依旧是单身赴会,倘若贾母问起时,便要找两个以上理由一起托辞,如上学,如身体不适等等。贾母也便没有机会钻空子去辩驳,如此安静的忍了两三个月。</p>

再说黛玉,她本就身体羸弱,心思细腻,不必如此出门应酬,倒免去了她思虑过度的麻烦。加之有王太医给开得养生方子,这两个月下来果然见效。人比往常精神了些,以前纵然是入夏,她手脚也是容易冰凉的,而今缓解许多,一天的精神也够用,晚上还可以晚些气候睡,也不会那么累了。</p>

贾母听说黛玉身体好转,十分高兴,也跟贾敏提起王太医给自己治病的事情,“托他的福,最近胃口好多了,倒不必特意去用软烂的东西。”</p>

这件事却没完,贾敏回去后把贾母的恳求如实传达给林如海,看他是什么态度,顺便他又把今天宝玉乱穿衣的事情说给了林如海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