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老爷收留我们孤儿寡母,寒秋他爹在九泉之下看我们母女安好,也会向您磕头的。”王春香说着,哭起来。身边的林寒秋那里受得住,边哄着母亲边哭。
黛玉听王春香意思,她有丈夫,死了,让鬼给她父亲磕头。黛玉不禁为父亲打个冷颤,这个不能要。既然父亲意思她们留下,她反驳反倒讨了没趣儿。只要不是义女,填两个吃饭的她没意见,遂道:“王嬷嬷外道了,你原是林府的人,对我母亲有恩,便对我有恩。你放心,父亲和我会照顾你们的。”
俩母女道谢,互相搀扶离开。黛玉觉得其中有些蹊跷,又不好再多问。只当多疑了,抛在脑后。林如海又叫来三位姨娘,命孔姨娘将后宅的管事儿权交与黛玉,让黛玉慢慢练习学会管家,孔姨娘辅助。虽心里头十分不愿意,面儿上孔姨娘尽量使自己笑的真挚,发自内心。金姨娘表情愉悦,大有幸灾乐祸之意。
晚饭后,黛玉核对孔姨娘交来的账本,直至深夜才休息。一早儿黛玉有些赖床,至巳时方起床。紫鹃等人服侍她洗脸更衣,黛玉仍懒懒的半合着眼睛。摆了早饭,黛玉坐下喝口粥。米香浓郁,带股荷叶清香。她从未喝过如此好喝的粥,用了两碗,盘中点心小菜一口未动。粥喝完了,顿时神清气爽。
紫鹃瞧着姑娘神情变化,掩嘴笑道:“姑娘的脸比变天快多
了。”
“紫娟姐姐又取笑我!回家真好啊,连这儿的米都透着清香。”黛玉心情极好,推开窗户,感受外面的秋风阵阵。
紫鹃掩嘴笑,雪雁和春纤翠儿也跟着笑了。紫鹃道:“不是米不同了,是煮粥的人不同。”
“什么说法?”
“姑娘喝得粥有名字的,叫荷叶粥,有提神解乏的用处,好着呢。”雪雁解释道。
“荷叶粥,雪雁,你什么时候有学识了?”黛玉念叨一遍名字,奇怪道。
紫鹃继续说道:“这是王嬷嬷亲手为姑娘做的,熬了足足三个时辰。姑娘瞧着是婉普通的粥,做起来繁杂极了。先是要选上等的米用荷叶包起来放三天,期间要不停地换荷叶,以免叶子枯干影响味道。然后把米放进紫砂锅中煮,倒入的荷叶水不能多一分不能少一分,竹柴小火慢慢熬着,火不能太旺不能太小,否则时辰没到水便没了。粥慢慢的熬,熬得过程周不能再加一滴水,三个时辰后,恰是两碗粥的量,每粒米中的香就全熬出来。”
“难不得这么好喝,难为王嬷嬷了。”最好的味道来源于食物本身的味道,而不是那些调味、煎炸的花样事儿去掩盖。
“姑娘,我说的王嬷嬷是绿莲院的王嬷嬷。”姑娘明显误会这位王嬷嬷是她奶娘,故而解释道。
黛玉闻言微微惊讶,“是她?”小丫鬟来报,林寒秋来了。黛玉摆手,示意丫鬟请她进来。
林寒秋迈着碎布进屋,丢着头不敢抬眼,行礼,声音微微发颤:“姑娘,寒秋给您请安!”
“起来吧,坐我身边来。”黛玉叫林寒秋和她一同坐在贵妃榻上。林寒秋推辞不敢,黛玉再请,才不安的坐下,腿抖着发力,黛玉见她未坐安稳,起身扶她坐定。林寒秋脸羞得红红,眼睛一眨一眨的瞅着黛玉,因为黛玉刚才的动作,林寒秋心中的恐惧减少,脸上漾起笑容,从袖子里鼓弄半天,掏出两个荷包递给黛玉。
“我做的送给姑娘,绣工不好,让姑娘笑话了,寒秋只是——想表达对老爷和姑娘的谢意。”
黛玉接过荷包,细瞧样式,正是今年流行的,两面的兰花儿最讨喜。黛玉很喜欢,摸着刺绣精良的兰花感慨一番,这功夫分明是第二个入画。
“好精美的兰花!”
“我瞧着姑娘喜欢穿绣着兰花儿的罗裙,跟天仙似的,我猜姑娘喜欢兰花,便绣了两个兰
花图样的荷包送给姑娘。”林寒秋偷偷打量黛玉神色,小心翼翼的回道,神态怯懦。
“姐姐来的正是时候,今早儿王嬷嬷熬荷叶粥与我,我听着做法费功夫呢,姐姐回去嘱咐王嬷嬷,休要干这些劳神费心力的伙计。她岁数大了,经不起折腾。”
林寒秋闻言慌张的起身,低头认错道:“姑娘,娘做的粥不和您口味?我这就回她去。”
黛玉拉住林寒秋,笑道:“好姐姐,你怎么没听明白意思呢。粥是好喝的,只为一碗粥耗费三个时辰去做,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