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贾赦还以自己的名义去请教一些学问高的人,找些文笔好的书生执笔,合作写一些工具书,比如诗词技巧,历年科举考题汇总,佳作赏析等等。这类书就比较好卖了,会在邻家轩出售,其盈利正好可用来填补其它书本印刷的亏损部分。</p>

再说贾政,经过将近一月的调查,好容易找到几个歪瓜裂枣,却都不尽如人意。家世尚可的人家里鲜少有亡妻后没有嫡子的,赶上那么一个两个没有的,恰好人家已经准备续弦,订好了亲事。剩下的有两个未婚的纨绔子,年纪在十八上下,便如贾琏那样不上进读书,也没有实职做。便是这般,他们娶个媳妇儿还挑三拣四,不要年纪过二十岁的。</p>

眼下还算可以的,就是贾政之前跟贾母说的那位三十岁供职在翰林院的后生。贾政按照贾母之前的疑问却打听了,这厮在家里真有通房姨娘,却也怪了,成婚至今十多年,膝下什么出的子女都没有。此人便极有可能如齐王那般,要么是不举,要么是有什么不育之症。</p>

搞得贾政也怕了,不敢跟贾母提及此事。</p>

贾母可不会因为贾政不说就不问的。听说贾政是无功而返,贾母当即就来脾气了,骂他眼高于顶,不懂务实。当官的事儿上他如此,为人父母也是如此。</p>

贾政耷拉着脑袋,就生生挨着贾母的训骂。</p>

贾母训够了,便问贾政和王夫人,“这大丫头和魏清东的事儿,你们到底同不同意,说个准话。你们若再挑三拣四的,不信我,不信你们大哥,就赶紧分出去单过去,我是伺候不起你们了。”</p>

贾政和王夫人哪敢再说不字,忙请老太太做主。</p>

“耽误了这些时候,保不齐还会有什么变数。回头还要看看人家愿不愿意才行。”贾母不满地瞟老二夫妻两眼,就吩咐人赶紧去把贾赦请来。</p>

“大老爷还未归。”婆子回道。</p>

贾母叹口气,“老大这一天天是越来越忙了。”说罢,还特意看一眼贾政,才嘱咐厨房,记得熬些参汤给贾赦补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