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九爷是一箭双雕。</p>

不仅明哲保身,而且还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p>

从那以后,他就不知道缺钱为何物,银票一叠一叠的往翊坤宫送,宜妃起初还心塞,膝下俩儿子,老五自幼养在太后跟前,同她虽有母子之情,总是克制些,并不十分亲昵。胤禟是郭络罗氏的心肝,他做了商人不要紧,不掺和夺嫡之争不要紧,宜妃听不得旁人说老九闲话。</p>

说他自甘堕落,说他脑残,说他纯属找死。</p>

听到这些话感觉就像是拿匕首在戳心窝子。</p>

宜妃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康熙的态度,那时他们父子只要一见面准是硝烟战火,当然,这是康熙单方面的,他指着老九的鼻子骂,气急了还能抬出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宗,将历史往前数上几代。</p>

女人嘛,都是那样,容易被别人的话左右,想得多。郭络罗氏是什么时候想通的呢?大约在胤禟做了商人之后一年,他拿回来的票子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发滋润,每次到翊坤宫来都心情愉悦,日子过得倍儿好。</p>

罢了,这样也好。</p>

虽然被别人当做是笑话,胤禟过得好,她这为娘的心里也痛快。</p>

郭络罗家的女人就是这样,爱憎分明,拿得起放得下。</p>

从想通的那天起,宜妃就在康熙跟前帮胤禟说话,枕边风是有用的,虽然康熙一直没松口,态度明显和缓了许多,见到老九也不再指着鼻子骂,至多只是哼一声。</p>

胤禟不是没有志向,他是想法有点非主流。</p>

不爱权力爱金钱,这在皇家真不多见。</p>

他也不是不可交心的蛇蝎之人,而是心里有条界限,将一切区分得太清楚。</p>

谁是自己人,谁是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