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湛摆手,“摆案,上笔墨纸砚。”

小太监忙着抬案桌出来,林燕玉则不停的在心中祈祷——阿弥陀佛,触了霉头可别怪我,这是你自个儿求的遗像画。不仅水湛,就连林如海、庄老二都没反应过来,他们以为林燕玉最擅长的是书法,那首簪花小楷简直妙极,谁知,她说的竟然是书画!

摆案的时间很短,燕玉净手,闭眼默念了几句超度词,这是遗像课的规矩,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只当她在平心静气调整状态,很快,林燕玉睁开眼,她下笔的速度很快,用的并不是传统技法,与工笔画有些相似,却又真实精致许多,林燕玉已经将御座之上的帝后二人扫描下来,然后由管家大人切成黑白线稿,她就做了一件事,将脑子里的线稿描在纸上,底稿来的很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边上人就看出她画的什么——帝后合像。

这种技法,是大晋朝从未有过的,很写实,很逼真。

完全适合用来勾勒布告上的通缉犯画像!

☆、71吹牛皮x反算计

饶是林燕玉速度再快,完成这幅双人“遗像画”也花费了整整半个多时辰,她神色悲悯,下笔流畅,信誓旦旦丘壑于胸。大多数时候,林燕玉都是笑眯眯的,这般认真的模样于庄凛的记忆中只有两次:1组装机枪连弩的时候;2化名吴二狗混在南征军中与鳌禹切磋的时候。这是第三次……

线稿勾勒完成,众文臣皱眉,他们有些看不懂林氏的作品。最先瞧出画作价值的是直隶总督府下属神捕裘砚,什么文学性,艺术价值,他不懂。只知道这画像辨识度极高,比衙门的画师厉害多了。

大理寺众官员反应也够快的,作品还没完成他们就按捺不住赞美起来。

“妙!妙啊!”

“若用此种技法绘制朝廷要犯的肖像画,缉捕效率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