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各个村乡镇里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听闻曹州牧打算不问门第贵贱收纳人才,这才厚颜前来自荐。”

领头人是个文弱书生,在他身后跟着数百个年龄差不多的文人,庞大的人群等候在府外,存在感十足。

曹操接到消息,忙出来查看,听闻领头人自荐,顿时笑了。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各地举荐上来的“茂才”陆续到达,更有名声显赫的兖州当地名士,放下自身清高气节,响应曹操的征辟。

其中便有一位聪明人,名为程昱。

黄巾乱时,程昱的家乡“东阿县”便是在他的智谋下得以保全,他因此而获得显赫的名声,却归隐在家乡山中种地,久不出仕。

曹操询问程昱:“我之前征辟你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答应,怎么现在又愿意来找我了?”

文人们有些紧张,唯有程昱实话实说道:“之前州牧刚来到兖州,根基不稳,我们也不知道州牧的为人,唯恐是与您上一任一样的昏官。今日州牧的好名声传遍了兖州,兖州的百姓们都拥戴您,而您手中的军队成了规模,拥有了足够在兖州站稳脚跟的底气,不会轻易被别人打倒,我们这才放下心来找您。”

“就只是这个原因吗?”曹操不信:“我的好名声,早在之前就有流传,军队也已经成型许久。”

程昱又道:“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边让。”

边让受百姓们唾弃而羞愧自杀之事流传于名士之间,若是曹操亲自下令诛杀边让,兖州士人定会不服反抗。

而现在逼死了边让的是兖州穷苦的百姓,是士人们忧国忧民之中的“民”!不少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作为是否有过错,从边让受到万民唾骂,联想到自身,回首再去看曹操这些年来所做的事情,热血青年们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