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女儿成为名门淑女,史氏笑着对徐老太太说,“哪里用您出钱,这钱我出了。”

贾代儒笑嘻嘻地拱手,“劳烦嫂子了。”

贾敏年龄还小,倒不急着建,加上是女学,地址、房舍、杂役婆子等比族学还得更用心几分。这些不用贾代儒操心,史氏自会找管家或者族人处理。

史氏考虑地址的空挡,贾代儒则低着头想着族人家庭情况,好像族里适龄女童特别多。不得不说,贾氏一族是典型的阴盛阳衰。除了宁荣二府只有敏儿一个姑娘,其他族人平均三个女儿才有一个儿子。

可以想象能够多出多少学生,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姓贾的女孩子上学费用大嫂说了她承担,他不必苦兮兮找大哥讨要经费。

史氏还不知道自己被坑了,抱着女儿问,“敏儿想不想和哥哥们一样去上学?”

“想!”贾敏毫不犹豫,“现在去!”

史氏很满意,贾代儒更满意。

“等开学了,三叔一定教你真本事。”他保证道。

不知为何,史氏身上有点发冷。

熙和帝一道圣谕贾代儒免去了馆选考试直接进入翰林院内设的教习馆学习,眼红眼热的人不在少数。

教习馆又称庶常馆,所谓非翰林不得入内阁,除了三鼎甲旁人只有靠考入庶常馆才算入翰林。因此,竞争强度不比会试小,不仅是留下来的都是精英,考试的深度、广度都远超会试。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内阁大佬不是三鼎甲却能叱咤朝堂的原因,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不比三鼎甲差。

贾代儒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馆选的贡生,加上他虽然顶着传胪头衔,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上从后面将贾代儒的卷子给提上来的事已经隐隐绰绰传了出来。都是天之骄子自然争强好胜,不服气的大有人在。

何况,科举几乎是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唯一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公平,而贾代儒是勋贵之后,皇上对他优待到让人怀疑会试的公平性。

这下子不光好事者,就是一些极为正派的人还没见到贾代儒就对他有些反感了。

听闻贾代儒突然养好伤要入学了,一些好事者摩拳擦掌连夜备了些难题只待他来上学时难为他,不料上完课他们正要‘结伴结识’新同窗时,太子金诰来了。

想到太子喜怒不定、鞭打朝中重臣的传言,本来打算考验考验新同窗的众人鸟兽作散。只有几个实在跑不掉的尽可能减少注意力。

好在太子是奔着贾代儒来的,只在一开始受了他们的礼后就不理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