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又气成了河豚,四王爷不禁摇头,他三哥已经彻底被生意带偏了,偏他本人还不是做生意的料。

人贵自知。

若非那是他三哥,他真想送四个字。

其实看他三哥瞎折腾也挺有意思的,明明对龙椅虎视眈眈,却投了八分心思在做生意上。如此本末倒置的人如何能成为他的对手呢?

时间白驹过隙,一晃而过,转眼贾代儒已经在北郡呆了10年之久,那群四门馆的学生们也被自家父母叫回京结婚。

有了自己的小家后,他们也沉稳了不少,多数人最终还是留在了京城。

他们得为自己的儿女考虑,京城和北郡毕竟不一样,只有少数几个依旧跟在他身边。其中就有穆渲,他还是和父亲东平郡王处不到一块,本身又是郡王世子,比起别人他看似风光却也升无可升,干脆跟着贾代儒干起了先生的活计。

在贾代儒的努力下,北郡基本脱盲成功,教育全面普及,可以说现在的北郡是秀才遍地走,童生多如狗。

秀才每年是固定人数的,可是童生就没有限定,北郡家家有一两个童生不奇怪。

巡抚大人不得不一年年增加考试难度,甚至在童生考试里也加入了算数,像鸡兔同笼的题在北郡是不可能出现在科考试卷里的,太过简单。

庞大的考生基数也造成北郡每次乡试规模浩大,万人考试已经不是稀罕事。乡试三年一次,每次全大庆也只录取550人,分到北郡只有50来个名额。竞争之激烈超乎想像,不少人已经放弃了更近一步转头做起了别的营生。

他们精通算数,做个掌柜也是不错的。

此外,因为北郡庞大的识字人口也造成了对话本需求旺盛,一些有着奇思妙想的读书人干脆写起了话本子。

然多数还是不尽人意的,学习数十载,却因为不能中举而不能更进一步。

巡抚心里有些着急,那么多闲置的读书人让他有些怕,比起愚民,读书人可不好管理。不得志也爱发个牢骚,影响不好。

再说,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的秀才恐怕连找个账房的活计都困难,到时他们能不闹腾吗?

还有女学生一批批毕业,其中一些不知怎么想的不在家相夫教子反而也出来工作了。现在北郡胭脂铺的掌柜都是女人,买胭脂的多是女人,女学生本身在女学就学过算数,工价又比男人低。一些大家夫人也愿意自己的嫁妆铺子用女掌柜,传唤起来既方便也不惹人绯语。

甚至一些女学生凭借这些夫人的介绍去了外地当起了女掌柜。

至于学政贾代儒,他现在已经是五品学政了,不过皇上依然没有调动他的意思。索性他自己在北郡干得有声有色,正在策划开办一所综合大学。

不是每个人考上秀才就能满足的,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大学就是给他们的一个口子,也是贾代儒传授科学的一个地方。

他特地给贾政、贾敬去信一封邀请他们来当教授,两人商量一番,收拾收拾行李带着家小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