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为裴四海身份高,又跟随贾代善替朝廷立过功,关在刑部尚未用刑,都是问审。此刻,便有人提议将裴四海移交大理寺。
古代刑讯逼供是合法的,移交大理寺,众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无论贾赦回不回来,裴四海只怕都未必有命从大理寺活着出来了。
正在这时,户部尚书曾阔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此案还有内情。”
曾阔可是真真不群不党的清流,清到当了多年的户部尚书,前不久才在京城弄到一个庄子。如今裴四海和贾赦都有谋反的嫌疑了,他站出来做什么?即便因为贾赦还银解了户部的燃眉之急,也用不着这个时候将自己搭上。
众人都不解的瞧向曾阔,景怀帝也心下疑惑,问道:“曾爱卿何出此言?”
曾阔举着笏板道:“回皇上,臣不知保定沈家之物如何到了裴节度使庄子上,但是臣可打包票,户部送往平安州的军饷被换成石头,绝非裴四海所为。”
曾阔此言一出,景怀帝自是大惊,其他众人也都心中惊疑道:他如何知道?
而知道内情的卫麟则是脊背上都冒出了冷汗,他是知道这批军饷在路上会被掉包成石头的。而曾阔也知道此事,则只有两个可能性:一,这些军饷在出户部之前就被换做了石头;二,曾阔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此事的全盘计划,并且知道自己将军饷掉包到了哪里。
无论是哪一条,都足够令卫麟汗流浃背了。
景怀帝只觉此案扑朔迷离,道:“曾爱卿将你所知的全都道来。”
曾阔应是,道:“此次运往平安州的军饷出库之前,户部员外郎贾赦来找到我,说发现有人要劫银,但具体详情他不能告知微臣。只求微臣暂且别将军饷出库,一切后果由他承担;若是军饷运达平安州并未出差错,因为二次运送军饷造成的费用,也由有他一力承担。并且,贾将军还将他手底一个庄子的地契交给了下官,说先将若需二次运粮的花费先交到臣手上。
臣想,贾将军说得如此慎重,又肯出一个庄子做抵押,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军饷封存前,就装了石头在车上。如今,平安州的军饷,还好好的在户部库房。臣以为,贾将军绝非畏罪潜逃,而是去追查此事去了。因此,臣奏请,将此案相关人等先羁押,等贾将军回来再审此案。”
古时候交通不便,长途运输财物最怕出意外,曾阔作为户部尚书,为了保证税银、拨款等的安全,是可以灵活使用各种计策的。提前将军饷换成石头,事后补拨并不违例。
王室宗亲,文武百官听到此处,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事太过离奇,只怕说书的都不敢如此说;偏生曾阔不但敢作保,还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卫麟虽然极力控制面上神色,袖中双手却忍不住轻微发抖。贾赦提前提议换做石头?若是曾阔所言属实,贾赦知道了多少自己的计划?贾赦人又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