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房中有一张床,西墙边摆着一张桌子,配了椅子,桌上还摆了茶杯茶壶。这,瞧着委实不像坐牢的样子。贾赦自己坐在桌边,对贾珍道:“珍儿倒愿意来瞧我,坐吧。这里不比家里,简陋了些。”

贾珍坐下,对贾赦嘘寒问暖一阵,才将来意说了。末了道:“赦大叔,不是侄儿不念亲人情分,只是二老太太求到我跟前儿,我总要来问一问赦大叔的意思。”

贾赦听到逐出宗族四字,心里就乐了,谁愿意和那只会扯后腿的贾母和贾政捏一起?于是贾赦苦笑道:“大难临头各自飞,原是人之常情,也强求不来。既如此,便按老太太说的办吧。”

略顿一下,贾赦脸上略有为难的道:“珍儿,你从小和叔一起长大,叔是不会害你的。你若信得过叔,便听叔一句话,树大分枝,不若将宁荣二府也分了宗。我如今落难了,将我逐出宗族我无话可说,你原不用为难,你回去就跟族老说,这是我同意的,就当我孝顺老太太,顺老太太的意了。你今日肯来见我,将事情告知我,我便领你的情。”

贾赦这话将贾珍说得越发羞愧了,贾珍道:“既然赦大叔不反对,我回去便照实回了二老太太;赦大叔放心,我终究是认你这个大叔的。”

贾赦淡淡的笑了一下,道:“好。”

虽然贾赦在大理寺没受什么苦,但是终究不会让贾珍久留。告知贾赦将其逐出宗族的事后,贾珍便告辞了。临走前,还欲塞给看守两个荷包。这件案子的办案人员连一个铜板都不敢收了,连忙推辞了,送贾珍出去。

贾珍回到宁国府,辗转难眠一夜,终究觉得就这样将贾赦逐出宗族,跟落井下石无异,太过凉薄了。因拿不定主意,贾珍次日一早便去了玄真观。

自从太子坏事,贾敬便入了玄真观修行。以前,贾敬是由得贾珍胡闹,向来不管的。上回宁国府还银,贾珍倒聪明了一回,知道来问老子,自那之后,贾珍若愿意来,贾敬也愿意指点贾珍一二。

今日见贾珍又来了,贾敬屏退伏侍自己的小道士,问:“好端端的,又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贾珍觉得自己就像个跑腿儿的,宁荣二府和大理寺、玄真观几地来回的跑。面对自家老子,贾珍倒也没啰嗦,将贾母闹着要分宗,将贾赦逐出宗族,好避祸的事说了。

贾敬不是贾珍,即便他入了玄真观修道,那也是凭真本事考上进士的人。单凭贾赦主动还银这一点,贾敬就知道贾赦绝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昏聩。既然八十万的欠银都舍得还,又怎会再冒险去劫军饷?

贾敬满肚子韬略的人,自然也会想到苦肉计。只是不知道贾赦做了黄盖,谁又来做曹操?谁又是周瑜?

贾母和贾政是没资格做曹操的,贾赦只怕在钓更大的鱼。于是贾敬问:“你去大理寺见了你赦大叔,他可曾受了什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