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境道:“我北上之前,父皇特地授了我兵符,即便我要柳萱交兵权,也是名正言顺,谁也说不着我什么。我竟不知吕先生如此小心所谓何来。”
吕丰羽笑:“殿下,我们所谋者大,此刻正是养精蓄锐的时候,不能为了这二万兵权因小失大。此刻便要柳萱的兵权,军纪国法上自然没人能说殿下什么,但是有心人难免会觉得殿下操之过急。兵权我们固然要,但因此而引人起疑,便得不偿失了。殿下猜,这二万大军和三司官员中,有多少是皇上的人?”
司徒境听到这里,略清醒了些,问:“这一等,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了。再说,柳萱若此刻不肯交兵权,过些时日难道就肯了不成?”
“那敢问殿下,若是柳萱不肯交兵权,该当如何?吕丰羽没直接回答司徒境的问题,而是反问一句。
司徒境恨恨的道:“小小三等将军,暴毙了便是。”
“殿下,北疆已经暴毙了一个总兵,又失踪了一个侯爷,死了若干北斗的刺候,若是带着二万大军先锋将军又暴毙在了北疆,你猜会引来多少人疑心?即便又公主殿下向皇上进言暂缓,只怕也挡不住文武百官和你那几位兄弟要彻查此事。所以,北疆近期不宜再死要员。殿下放心,来了北疆的人,早晚都是要对殿下‘效忠’的;若是有人不肯,我们屯粮练兵也需要时日,这些时日里,有的是机会将不忠的人换掉。此刻,我们只需养精蓄锐便好。”吕丰羽语气不急不缓,但却十分笃定。
正如吕丰羽所言,境王爷到了北疆之后,北疆便开始休养生息。自然,偶尔也会死一两个士兵,按贾赦和柳萱的推测,这些出了意外的人,只怕是发现了司徒境图谋不轨的蛛丝马迹。
吕丰羽确然是个杰出的谋士,即便北疆继续死人的节奏都拿捏得非常好,既不会让人觉得司徒境一到北疆,北疆便治理得百姓安居乐居;也不让人觉得朝廷两万大军到了北疆,此地依然匪患横生,朝廷大员动辄枉死。如此,既不显得司徒境无能,也不会令文武百官觉得必须派更多大军压境,彻底解决边陲问题。
吕丰羽劝下了司徒境,一面整顿北疆吏治,一面暗中收编北疆守军,倒是柳萱得了贾赦提醒,自己又暗中观察,牢牢抓着军权不肯放。至于其他驻军,奸的本就是永昌公主府的人,忠的瞧见司徒境就藩,自然是对朝廷藩王忠心耿耿,没用多少时日,北疆的原驻军倒被司徒境收编得差不多了。
见啃不动柳萱,吕丰羽也尝试着从柳萱手下副将着手,但偏偏柳萱在德州仓一战,刀剑不肯伤,传出仙人转世的名声。古人本就迷信,戍边将士更是随时有可能遇到兵祸,迷信程度比之普通百姓更盛,谁不想跟着柳萱这样的将领呢,说不定遇到战事便能转危为安。所以,饶是吕丰羽智计百出,也在收柳萱军权一事上束手无策。
屯边驻军,不但要日常操练,还要开荒垦地,自给自足。彼时,北疆地广人稀,大片肥沃的土地并无人耕种。这些土地,经过开荒之后,便是现成的良田。如今柳萱带着两万大军,人手尽够,又无战事,不肖几月,便开出良田千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