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不说《红楼》原书里“大观园”是贤德妃贾元春省亲时贾府为她修筑的省亲别墅,单就园名而言,“大观园”就注定是一座皇家名园——
“大观”二字,固然是指规模宏大,景致繁多,“天上人间诸景备”之意,但“大观”也是宋徽宗赵佶曾经用过的一个年号。
若论天下第一名园,宋徽宗赵佶在位时下旨营造的“艮岳”必然是首选。园子的面积不过十余里,峰高不过九十步,却坐拥“天下之美,古今之胜”,“园虽小而诸景皆备”,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直接推上最高峰。
然而艮岳建成仅仅五年之后,北宋都城汴梁便被北虏的铁骑踏破,艮岳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留给后世造园师的只有令人唏嘘的文字记载。
而《红楼》一书中的大观园,亦是曹公在笔下所建的一方精神净土,寄托人生理想的桃花源。它在建成之后不久,也同样因为荣宁二府的“忽喇喇似大厦倾”②而彻底荒废。
艮岳的命运与大观园的如此接近,实在叫人忍不住感慨:这真是,“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②
但对于本行主业是建筑设计的贾放而言,在有生之年能够营建一座这样的名园,是他最希望迎来的挑战。
如能亲眼看见“艮岳”那样的名园,亲手筑起曹公笔下的桃花源,贾放愿意付出他所有的聪明才智。
“这座旷世仙园,就交给来我建筑!”——其实这个信念,在贾放抵达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在心中深深扎根。
会芳园成了御园又如何,他必定能找到方法,完成夙愿。
第8章
没能进入会芳园亲眼看看,贾放根本顾不上沮丧,他还有很多事。
他叫上赵成,从荣府后门溜出去。赵成带他去了京里手工匠铺最多的“打铜巷”一带,上回赵成带回来的一卷白铜丝,就是从那里的铜匠铺子里带回来的。
贾放第一次上街,总存了观察的心思,冷眼看去,只见果然是一片人烟阜盛、商业繁华。“打铜巷”上有不少铜匠、铁匠铺,外头是盛放成品的铺面,里头就是作坊,此刻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
在这条街上,百姓常用的菜刀、剪子、铁锅、铜盆、铜壶、挖耳勺、汤婆子……但凡贾放能想到的,在这里都能见得到。
除了铜铁匠人,这里还有木家具、竹器、藤器、陶器、瓷器作坊与铺子,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贾放催促赵成带他去找上回买铜丝卷的那家铺子:“你上回带回来的货很不错,那家铺子看起来肯下本钱。就它吧。”
赵成登时伸手一指,远远的一排,连着好几个门脸儿:“三爷,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