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北方大旱,也没什么人想着要把南方的米粮运过来。还没运到半路可能就赔本了。
贾放在感慨,贾政那边却又板着脸,说:“三弟,你也别尽将这些俗务记在心上,有空也多读些圣贤书……”
没等贾政说完,贾放就一口答应:“那是自然的。不过,二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弟这几日忙着差事,也多有些领悟。”
贾政一听:“咦?这一联真是不错。近来二弟果然有些进益,哥哥要把这一联写下来,贴在书房里,以为勉励。”
贾放没想到自己无心之中又抄了曹公的作业,当下啥都不敢再说了,赶紧退出来,返回自己的小院。
如果北方旱灾之后真的发生了粮食短缺,桃源村的那么多存粮……用“正常”的方法运往北方显然是行不通了。他可能需要考虑使用“非常手段”。
*
第二天上午,贾放照例在大观园内主持修缮工程。目前稻香村本身的修复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工匠们正在按照贾放的要求,整理大观园内的水系。
大观园内的水系,原本是从宁国府北拐角墙下引来的一股活水,如今无须重新再引。但按照贾放的设计,大观园内还需要相对阔达的水面,作为景观。如今工匠们正在按照贾放的要求,疏浚河道,修砌河岸。
就这些,也都还只是准备工作,贾放心里有数:按照中国传统园林的建园思路,园子里要修一个小湖,湖上要能走游船的。
除此之外,大观园内还需要建成隐蔽的排水体系,将园中的生活污水全都排出去。因此工匠们已经按照贾放的规划开始挖排水沟。
至于各处卫生间的排污终点,贾放已经不耐烦再修一座旱厕了——他打算直接修沼气池。但沼气池修建起来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攻克,这一项目标实现起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贾放布置了当日任务之后,就把监工的活都交给了赵成,让他盯着。贾放自己则去稻香村“温书”——实则是通过费长房的缩地鞭,来到了桃源村。
他一来到桃源村,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昨晚被关在柴房里的赖大,竟然在夜间挣脱了绳索,从柴房里逃了出去。看情形,估计他会先逃到隔壁镇上,然后再偱驿道一路回京。
老村长对此颇为自责,连连向贾放道歉。
但是贾放对此并不在意,他知道赖大一定会回京,因为赖嬷嬷还是史夫人倚重的心腹,而赖大的根基也在荣国府。估计现在赖大一心想着要赶在自己前头回京,见到贾代善之后好巧言狡辩一番,好逃脱罪责。
当然了,等赖大回到荣国府,他就会发现,三爷贾放根本就没有出过京。至于赖大会受到怎样的惊吓,贾放可没工夫理会。他已经大致想好该怎样处置这个刁奴了。
说完赖大的事,老村长便陪着贾放在村中各处查看。
他跟着老村长来到一处小丘上,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视整座村落。贾放抱着手中的册子,找到土地登记的那一部分。只见册子的这一部分与鱼鳞册非常相像,将每一块土地田亩的形状都一一画了出来,然后在画上详细登记,记录了村中每一块田地是由哪一户负责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