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放没想到对方转折到这上头来了,怔了怔才道:“是……”

“庆王有些学说,当年看来确实‘别致“,但现在看来,却有些不合时宜。因此你在取出其中藏书之时,一定要加以鉴别,莫要给自己无端端带来麻烦。”太子的语气一转,立即又变得柔和温煦,似乎刚才那说话冷气森森的,跟眼前这个根本不是一个人。

贾放气结:感情对方是来说这个的。

但是他在荣府里耳濡墨染这么多天,这点做戏的基本功还是有的,当下连声称谢,感谢对方为自己“指点迷津”,态度好得令太子十分满意。

但是贾放看向四皇子的眼光却带着大惑不解,就差在质问对方:“这究竟是咋回事?”

四皇子也十分局促不安,颇有些如坐针毡的样子。

“对了,你在此前赈灾一事上,建言有功,孤听说你名下有封地,便命附近州县给你封地那里去拨了三千人口。”太子话锋一转。

贾放:终于说到正事了。

“谁知这事儿让老三给搅黄了,他愣是说江西疫病肆虐,不少州县不得已要将人口迁出。因此一定要将江西受灾的乡民‘填’到你的封地上去。”

“他拿了大道理来压孤,孤也没有办法。”

贾放嘴上唯唯诺诺,心里在嘀咕:好一个“没有办法”。

“眼下木已成舟,是孤对不住你。”太子道歉起来倒也很诚恳,“不过你也无须太担心,不就是三千人吗?你回府之后,将这事说与你父亲知道,派个能干的管事到南方去,三千乡民,辗转迁移,能有两千人到地头就不错了。剩下的人……你看着办,反正是你自己的封地。”

就算太子的声音再好听,这一番话说得也太冷血了。

这位国之储君在贾放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他先是把那件事的责任都踢给了三皇子,紧接着又安慰贾放,让他“无须在意”“看着办”怎么处置都行。

这是……推卸了责任之后,又全然不顾小民的死活。可能这在太子眼里,这些人人数实在太少,太过无关紧要了吧。

眼前这个真实而温煦的太子形象,渐渐和旱灾时期那个永远躲在幕后不出面,走到终点时出来摘桃子的太子重合在了一起。

贾放心里明镜似的,脸上却流露出感激,再三感谢太子的“指点”,并承诺他“一定会”安置好“填桃源寨”的三千人。

四皇子听着他的承诺,倒是露出一副深思的样子。

“如此甚好,”太子见他成功地安抚了贾放,大手一挥,“等这次的事情过去,孤安排给你个官职当当。”

贾放:……我好感激哟!

“别忘了将此事说与你父知道——荣国公是国之栋梁,孤一向是非常敬重的。”太子又强调了一遍这话,端起手中的茶碗,示意贾放可以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