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郎与赵五光:……

他们可从来都见过张友士这副面孔。

贾放却端坐在办公桌后,冲两人招了招手, 说:“上来吧, 别管他!”

两人这才蹑手蹑脚地上来, 经过张友士的时候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却见张友士猛地一蹬脚,高声吟诵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王二郎好奇地问贾放:“难道张先生中举了?”

贾放摇摇头笑道:“不,他只是打个比方。”说着贾放拎了拎桌上的一本册子,说:“就靠这个, 张先生就算是没有中举,也已经名扬天下了。”

王二郎歪头看那册子的名字:“《血防报告》?”

贾放:“最近在识字班学得不错嘛。”

王二郎连忙谦逊两句, 与赵五光一道,在贾放对面坐下。

贾放清了清嗓子:“说正事。眼下又到了发稽查津贴的时候了,但我要告诉你们——现在寨子里的铜钱实在太过紧缺, 所以我决定用这‘流通券’来代替铜钱,给你们发津贴。”

“这些面额认得吗?”

贾放把四种面额的“流通券”放在两人面前。王赵两人上“识字班”都上了一段时间,“流通券”三个字是认得的,“五文”“十文”这样的面额也是认得的。

但问题是——不发铜钱给他们,他们就拿这东西用吗?

贾放伸手捏了捏鼻梁,说:“我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你们也看得到,桃源寨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合适大家花用的钱。”

他说着拿出一锭白银,“噔”的一声,扔在桌上,道:“我确实是可以发这个给你们,但这是你们整个稽查队的津贴。你们要是能分成十几个人的份,我就让你们自己想办法去。”

一锭白银扔在桌上,旁边是一叠花花的纸。

“说吧,要哪个?”

王二郎和赵五光忍不住对视一眼,很显然两人都是拿不定主意。

正当他们犹豫的时候,忽然听见背后地板上躺着的张友士高声念诵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