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放也到了潇湘书院看过,他要求各教员与研究员在紧急情况下只需要将个人的手稿和记录带走,所有教学用的书本都可以留在原地——毕竟都可以重新再印。

但是潇湘书院的人谁也不肯,到底还是将书本全都收了起来,送到安全屋去。

农学院的老邵甚至自己备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箱子,里面装了桃源寨所有那些特殊植物的种子:三季水稻、辣椒、番茄、黄花蒿……

贾放原本想说不用怕,他那蘅芜苑里还有。但是很明显,桃源寨的人认准了这些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无论遭遇何等样的灾难,只要这些都还在,人还在,桃源寨就能恢复元气,重新站起来。

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都没法儿收起来了。养蜂场的蜂箱、糖坊的熬糖大锅与提纯器、纺织厂的水力纺纱织布机……这些只能稍加掩藏,至于会不会被破坏,估计要看山匪的心情。

这几处的生产都已经停了,唯有水泥厂现在还在夜以继日地烧制水泥,产出的水泥合了水的铁钎条,正在浇铸成一道道的防御短墙。桃源寨没有城墙,便临时浇了这样一道又一道的短墙,杵在几处重要道路入口上。

短墙模仿了城墙上女墙的形式,大半人高,足够遮蔽戍卫人员,上有垛口,能够让人射箭投枪。

除此之外,但凡还空着的人手,都去后山上伐竹子,篾匠把竹子飞快地劈成一枚一枚的竹矛,年轻姑娘立即接过去,将那竹矛削尖,掂一掂,塞几枚石子进去,配个重量,然后再是下一枚。

另一个篾匠则是将竹子剖成细细的竹篾,上了年纪的女人们用她们灵活的双手,飞快地编出细细密密的蔑甲。蔑甲的式样很简单,长长的一幅,中间留一个套头的圆孔,穿甲的人套上之后,将腰两边的系带一系,马上就是一副将要害护住的软甲。

蔑甲是做成三层的,但究竟有没有效,谁也没试过。小伙子们未必都信这竹编的东西能防身,但大多觉得聊胜于无,于是嘻嘻哈哈地穿戴上。但是负责编织的女人们,则大多一边编织一边念佛,暗中期盼着能将来自神佛的保佑一并编织进这些藤甲里。

“贾三爷,贾三爷,这个要怎么办?”贾放正在巡视,金融办的老金突然冲上来向贾放打招呼。

他和老涂一起,把贾放一直放在金融办的“保险箱”给推了出来。

这只保险箱里,装着整个南方地区所有的“保证金”,因此非常沉重,再加上保险箱本身是个铁疙瘩,若不是金融办里就安装了一个小心的动滑轮吊装装置,就凭老涂和老金两个,根本是搬不动的。

贾放心想:这倒确实需要找个稳妥的地方藏起来。他自信那些山匪绝对没有办法能打开他的保险箱,但是万一山匪把这个铁疙瘩整个搬走然后融化了把银子取出来,他可还真没处哭。

于是他叫来几个壮小伙:“把这个送上木轨,推到贤良祠内。”

小伙们都懂:“是,神明会帮我们保护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