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是石炭,白的是雪花糖。”

贾放:“哦!”他心中有数了。

煤炭古称“石炭”,与木炭相对。这样听下来,倒像是水宪为了这一黑一白两桩生意,找到了贾赦。

“你也知道的,百姓一向不喜欢用石炭,因为实在太难烧了。早年间,四皇子主持赈灾,救济北方来的流民。那时实在没有柴炭了,因此流民营里都是点那石炭。当时德安等县都是怨声载道,说是这石炭极其难点,点燃了又有极大的烟气。德安县整日就见那黑烟滚滚了……”

贾放一回想:这副场景他其实是见过的。

当日他前往流民营去见贾代善,东西两路的流民营他都去过,亲眼见过那里的流民生火造饭,用的是一块一块黑乎乎的炭块。确实,点起来相当困难。

当时他以为是木炭,但现在他对行情了解得多了,知道流民绝对用不起木炭。木炭,尤其是质量好些,银丝炭红罗炭之类,全都被宫中、荣府这样的豪富大族所垄断。平头百姓一般用柴火烧灶烧炕,做饭取暖,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至于当年那流民营里使用的石炭,贾放猜想应当是水宪为了帮助四皇子而捐赠的赈灾燃料。

“……但是现在啊,那石炭说是非常非常好用,一点就着,火力又猛,烧的时间也长,烟气虽然比木炭要略大些,但比原本的石炭好多了。”

贾放一边听一边笑,贾赦不干了:“老三,你笑什么嘛!”

贾放道:“向你兜售的行商说了这种石炭叫什么了吗?”

贾赦点点头:“说了,叫蜂窝煤。”

第207章

贾放自己是没有用过蜂窝煤的,自他记事起,这种燃料就被效率更高的天然气代替了。家家户户接了燃气公司的管道,拧开阀门就能点火。

但是他从老一辈人口中听说过蜂窝煤,工作之后又曾经参加过一个老城区改造项目,亲眼看见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坐在院子里“煽风点火”,使用这种“煤球”炉子做饭烧水,印象相当深刻。

蜂窝煤的设计颇有讲究,圆柱体的煤块,是用粉碎的原煤掺入一定比例的黄泥,再加上木屑、木炭粉一类的引火物制成,将所有的材料压制成型之后,戳上疏密有致的孔洞,看起来像是一片蜂窝。

这蜂窝煤的孔洞增大了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让煤炭充分燃烧;加入黄泥让煤粉增加黏性,容易塑型;最后在煤球表面加入引火物,使其能够很方便地点燃。

将煤炭作为燃料,虽然还有燃烧效率不够高、存在对大气的污染之类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比较起现在百姓们引火与取暖的方式,还是有很大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