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人因在晏良面前发怂而心有不甘,索性趁晏良不在而将他黑了个透,凄凄惨惨戚戚地道晏良如何脾气古怪不识好人心云云……

酒会上除了外地来京赴考的举子,亦有京城当地的世家子,当事人不在那两人是想怎么说便怎么说。一来二去之下,晏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人留下了坏印象。

锻炼学习之余,晏良也会去附近的书局里找些抄书的活计赚钱养家(因为一个举人莫名其妙开始算命过于古怪),晏良仿写晏慎独的字迹仿出了成果——因为有过经验。

他的字写得好,再加上一张帅脸,且温和有礼进退有度,那书局的老板每回看见他必露出笑脸。

晏良对两个同乡以棍相向的六天之后,他跑到书局还书。书局的老板以奇妙的神情看着他,犹疑中带着不可置信。

晏良不动声色,离开前书局老板拉着他到一旁说起了悄悄话——

“晏兄弟,你可是惹上什么人了?”

晏良真心实意地发出了疑问:“何来此问?”

他到这个世界以来一心一意备考,怎么可能惹上人——

啊,还真有。

晏良想到和他同住一个院子里的两位同乡。

“来我这书局里的学生们提起你时十分不屑,都说有一位名叫晏良的举人欺压同乡对同乡恶语相向……”老板忧心忡忡,“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但你不如向人家道个歉……人言可畏啊!”

晏良心中一暖,笑着应下后便告别离开了。

他知道书局老板是认真的在为他提建议,但道歉——是不可能的。

揍还差不多。

上个世界中,晏良已经认识到有时候光耍嘴皮子是不管用的。和敬酒不吃吃罚酒一个道理,有些人就是欠揍。

晏良很想把两位同乡摁在地上揍一顿,但以防东窗事发于仕途有碍,他选择了另一条路线。

*

“在下晏慎独,字良。”晏良笑如春风,对席上的众人说道,“各位随意称呼罢。”

席间众人的表情一时间显得很微妙。

他们凭借传言中所描绘出来的晏良是个刻薄尖酸之人,贼眉鼠眼一看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由于“晏良”此人的名声大噪(坏的方面),众人却连本人一面也未曾见过,便有人凑热闹试着派人去叫了晏良。本以为那般不合群的人会直接拒绝,谁料派出去的人和晏良一起来了。

见到晏良时,谁也没把他和“晏良”联系起来。有些学生也在书局中与晏良见过面,印象深刻。

晏慎独容貌出众,晏良自带潇洒恣意的气质,旁人看了压根不会将他与欺压同乡的刻薄之人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