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杏子点头“那就没问题,省的剪辑出来主角太偏向引起人家内部纷争。虽然说拍完出道综艺跟我们就没关系,但能避免矛盾还是避免的好。”

“名字叫李起桄,也不用特意偏向他,团综重和谐,所有人都是主角。”温庭筠食指轻点桌面“我会控制…”笑了笑“本能。”

边咬着三明治边记名字的金杏子抬头笑看她,带着调侃的笑意,温庭筠坦然的回望。金杏子和金泰浩对视一眼,一起笑开,温庭筠跟着笑起来。本能这东西那么好控制就不是本能了,注意力跟着谁转,完全是下意识行为,哪是说控制就控制的。

三明治吃到一半的时候,这次节目的主摄像到了,PD、作家、摄像的大三角到齐,摄像是金杏子介绍的人和她们工作室经常合作的一个摄像团队。金泰浩听过名字,说还行,温庭筠看了他们的一个饼干广告,也没问题,就定了人。

主摄像叫朴俊闵,一身腱子肉的壮汉,不笑的时候有些凶,笑起来倒是挺憨厚的。温庭筠和他见过两次,感觉是低配版的金贤浩,有那位的圆滑,没那位聪明。

朴俊闵来了看他们还在吃饭,问他们要不要等等再架机器,怕打扰,温庭筠说没关系,他就招呼人先把机器架起来。九台机器,其中六台是拍艺人的个人特写,剩下的三台都是拍全景的,基本囊括整间会议室。

这里其实就是很明显的大团队或者说正规团队和野路子的不同。现在拍记录的是相对放松的情况下,艺人对企划案的真实反应。有助于制作组根据拍摄的素材判断艺人到底对案子怎么想,虽说一切都是制作组定,但艺人如果看不上企划案,配合度也不会高,到底是团综,不是传统综艺,艺人团队也是核心成员,他们的观感也重要,怕他们不敢说,在画面里总能看出来。

同时也方便作家对艺人进行人设的创造,作家不是神,不可能全知全能,他们不是来和艺人交朋友的,重点是发掘艺人身上的闪光点。经纪公司给的人设太虚,作家需要落在实地上的优点。有这些素材,作家随时都能观看,比时不时的跟艺人聊天接触省时间多了。

总之,从初次商谈开始拍摄的好处很多,但小团队做不到。一来没钱从商谈就开始拍摄,机器租借是要费用的,商谈也不是一次就结束,通常三到四次,钱不少。二来也没时间搞那么多事,他们从接到项目到结束案子每天都在花钱,越早结束越好。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也是小团队之所以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从准备开始就没有正规军充分。

准备充分的温庭筠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她没从头跟过一个项目没错,可她的理论知识从来不缺,温姐姐本来就有学过,她还看了很多书,这些东西都是书上要求的,她自然就这么做。至于钱,她真不缺钱。她已经半年没考虑过什么钱了,学着节省困难,学着花钱真心容易,这点不管是谁都回被‘腐蚀’的。

金泰浩和金杏子也不觉得有什么,因为电视台都是这么干,虽然外面的团队这么做的不多,但温庭筠这么做是对的,她又是项目主PD,当然是听她的,钱的事不用作家考虑,更不用都不参与这个项目的金泰浩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