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没老人是不行。”放寒假把闺女接回家之后,林大海就跟贾敏感慨,他爹妈是一天儿福没享着,忙活完儿子们的婚事没两年就先后都走了。贾家那边儿,也只剩下个老太太,都七十多岁了,被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气得,身子也不好,病病殃殃的,平时的药钱还都是他们两口子出的,也是借不上力。
“可是说呢!哪怕两头老人有一个行的,是不是咱也能在城里租个房儿,给孩子做个饭儿就行了,也不用闺女遭这个罪呀!”贾敏也跟着感慨。
别人家都是嫌弃老人麻烦,儿子们互相推诿不想给老人养老,他俩是想养老人,可是又没有。夏天的时候还说把贾家老太太接过来,他俩忙的时候,还能跟林月做个伴啥的,结果贾老大跟贾老二一听妹子想接老人,张口就要钱,说啥老太太要来给林家抗活了啥的,给老太太气得又病了一场,打了半个月吊针,说啥也不上闺女家来了,就要在两个儿子家轮着住,让他们养活。还说了,他们但凡有一点儿对她不好的,就去告他们。
老太太也是刚,可是当不了自己受罪,儿子媳妇儿没一个成器的,她看着心情能好得了嘛。日子也都过得不好,连口顺口的都买不起。仗着两个屯子离得没有几步路,贾敏有空就回家看老娘,给买点吃的用的啥的,老太太在哪家住,哪个哥哥一家子也都跟着沾光。贾敏也不跟哥嫂们计较,为了老人嘛,没办法!
第三十二章
“那咋整,咱现在就是能在县里买得起房子,也住不了。”林大海也是愁,县城里的房子他还真打听过了,城中心政府后边儿一中对街的房子,前后两趟房加上一个小院子,一百多平还不到五万块钱呢,买是能买得起的,就是投个楼,十来万块钱,他俩也不是拿不出,就是没法住愁人。就指着家里的地挣钱呢,他们两口子一年到头儿就冬天能闲两三个月,真是离不开。
“我怎么恍惚听着三嫂那意思,他们想在县里投楼呢?波儿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听三嫂那话,也不指着她能考上高中了,自费的钱都给准备出来了。说是将来上完高中随便能考个啥学校就行,毕业了实在留不了大城市就回家,在县里也能给她留套房子,找对象也有底气。”家里孩子大人的平时没少麻烦林三伯一家,贾敏是做一顿肉都得给后院儿送去一碗,每年过年都不落的给林波买新衣服,压岁钱也向来与时俱进从来不少给,跟林三嫂的关系一直很闺蜜,有啥话,林三嫂也不瞒着她。
“你啥意思?”林大海就看贾敏。
“三哥家地少,还就只种大苞米,也不忙活,我看三嫂那意思是想进城陪波儿上高中,你说咱闺女能不能到时候上他三伯家蹭个宿?咱多给钱。”贾敏心里算计着,宁肯多拿钱,也不想让闺女住宿舍了。
“你可拉倒吧,伺候学生那么容易呢?贪黑起早的做饭,还得洗洗涮涮的,这可不是三天两天的事儿,一住就是好几天,好了是好了,不好呢?还把哥们儿情份都坏了。我看就该住宿就住宿,人家孩子能受得了,咱孩子怎么就不行了?”林大海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也是,一住好几年,确实不行。”贾敏想想林大海的话也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