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一直在家里给厢房烧炕,炕搭起来几天了,每天晚上都会烧两捆子草烘屋子。等彻底烘干了,就可以铺席子了。

现在炕上还放着干菜,烘屋子的时候顺便也把菜给晾了。秋后,园子里的菜都罢园了,必须得摘了。吃不完的,肯定是不能扔的,一大部分要腌咸菜,剩下的都要晒成干儿,小宝娘手巧,萝卜干,菜缨子干,甜菜干,豆角干,茄子干,就没什么不能晒干的。

贾长发能折腾,他们家园子里的疏菜种类就多,县城里市面上有的,他们家园子里差不多都种,因为有前后两个大园子,地方大,他还特意给孩子们种了好几棵果树,杏子海棠樱桃李子桃子全都有,靠着墙边还种了两棵草莓,还说呢,来年开了春儿,还要去县里买两棵葡萄苗回来栽。

“小宝哥,这会等知青来了,你可得好好跟人家学,千万别再瞎折腾,让别人利用了,中不?”贾喜一边儿烧炕一边儿给她哥做思想工作。

“喜儿,别瞎说。你哥也是你说的?小宝,别跟她一样儿的。大宝哥那话说得对,还是得多看书,看书好,长心眼儿。”贾园训她妹子,可那话里话外的,其实意思也差不多,还是让他别跟人出去跑去,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待着最好。

“姐,你说二叔找的是哪个知青啊?”贾英不好说宝玉什么,就找别的话题。

“我爹也没说啊,爱谁谁呗。反正咱俩都不念书了,也不关咱的事儿。别的不敢说,我爹肯定会给找来有真本事的,这个错不了的。”贾园是她爸的迷妹。

贾长发千挑万选要过来的知青,叫张庆国。

四九年十月一日出生的,据说本来家里给起名叫国庆的,鉴于叫国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才又改了叫庆国,反正意思都还是差不多的就行了。六六年老三届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六八年下乡到太平县做知青,开始的时候是在县城郊区的畜牧场里做技术员了。第二年被调整到莲花镇,先是在镇上的砖厂做会计,后来又被调到红旗大队。已经在红旗大队待了一年多。

贾长发只挑了他一个,忙完了秋收,他在生产队那边儿该干的活儿都干完了,才给接过来的,赶了一辆马车,顺便把分给他的口粮也都一并给拉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