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住了两年,年纪长了,各种物件也多了不少。贴身之物不是及时消毁了就是必须要带走的,其他楠笙等人给她的小玩具小摆件便又都当成纪念分给了众人。不过就是算是这样,黛玉的行李挑挑捡捡也好几箱子呢。

楠笙比姑娘们都长了几岁,再加上她熟读红楼,知道无论如何她们这些人将来都有再见之期,到也没生出多少感伤来。

于是只负责收拾打点行李,留黛玉在那里跟众姐妹话别。

当然现在虽不去凑热闹,但不代表一会儿收拾完所有行李,确定好回南日期后不去各房辞行。

见宝钗来了,楠笙郑重的向宝钗道谢,谢薛家危难之时借了郎中给林家。扫了一眼跟着宝钗一起过来的重礼,楠笙又说一会儿收拾完了就去梨香院谢薛姨妈去。

世人常说什么大恩不言谢,心中记得这份恩情只等来日。其实有些时候人家也未必是想要你记得。你该报的恩报了,但该说的话也得说到了。

礼多人不怪,礼做足了,虽然流于客气,到也不会让人说你有娘生没娘养。

楠笙那边早就在上次林如海来信时便悄悄打包了,所以帮黛玉收拾完行李,楠笙便陪着宝钗坐在一旁说话。

黛玉的神情有些慌,又有些迷茫。此时的她不像是个知道父亲重病的女儿,倒像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小孩子。

莫明的心慌,让黛玉更加坚定不移的相信楠笙早前说过的话。

这一定是接她们回家的托词。

一定是。

回程拖不得,贾母做了最坏的打算后,便一如原著那般安排了贾琏陪黛玉等人回南。

既可帮着打点照应,也是提前做了最坏的打算,介时帮黛玉操办林如海的后事。

楠笙名下的下人不少,可最让楠笙放心的只有石玖夫妇。楠笙需要这俩口子留在京城帮她盯着乔简。所以这次回南,楠笙犹豫了一回便带走了那位道姑不及十岁的儿子七载。

至于那位道姑楠笙本着学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已经让她自己想办法找马道婆拜师学艺去了。

反正都是一个系统的,就当是充电考研了。

╮(╯▽╰)╭

七载长的小,再故意往小了打扮,看起来就像个七八岁的小童。留这么个小厮在身边并不打眼。

临上船前,楠笙郑重的将那木匣子交给石玖家的。道:“里面的东西是个邪物,怎么来的不用我说,你也清楚。这东西你妥善收了,非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拿出来叫你当家的盯紧乔简那边,别叫他找到什么门路,若他,”顿了顿,楠笙事到临头又有些迟疑。

她就不应该接受现代思想教育,不然这会儿子做点坏事也不至于揣揣不安,良心受累了。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古代贵族穿越到了现代,那他是不是也得跟自己一样纠结闹心呢?

毕竟在他看来明明一句‘拖出去杖毙’就可以解决的事,到了现代却还要分什么民事,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