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明奔走出去,仆人见到他,忙把门打开。
随着门逐渐开启,那人身形慢慢显露出来。他穿着白衣,与记忆里那身一模一样,衣角处绣着云纹,盘了绿丝线,和头上的额带相为呼应。背上背着玉壶冰,像个远游归来的游子。
“师祖。”李景明喘着大气,向他行了一个大礼。
“许久不见了。”楚若回过头来,多少年过去了,他的面容不曾变过,笑起来嘴角有个浅浅的酒窝,一下子化去了脸上的风霜。
李嘉娉这辈子最被人羡慕的,是她这对儿子,一文一武,安邦定国。她被尊称为护国夫人,就连皇帝也对她礼让三分,和颜悦色。女人羡慕她的品级,一部分男人则钦佩她的琴艺,还有她创作的曲谱。
一曲《悲歌》足以让她俯视当时的琴坛,相传是见到李景明班师回朝所作。当年李景明带百万大军讨征北方,深入北庭,后来失去消息,数年得不到情报。再回来时,只剩一万大军。
史书记载,李将军于金陵城门,向百姓下跪,道,同袍尽失,愧对其亲人。
后金陵哭声震天,大雨倾盆。
另一曲《垂供》是为宰相李景义所作,琴音隐涩,少有人能知其中意味。明帝极爱此曲,曰,朕与子山,如此曲。
但是李嘉娉觉得,她这辈子最幸运的,是遇到了楚若。是他没有让自己彻底堕落,成为后宅里的一抹孤影。
再后来,自己选择另一条路,楚若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她知道楚若不是常人,当她头上生出第一条白发,当她的儿子立冠了。所有人都老去了,楚若还是最初的模样,时间似乎遗忘了他,抛弃了他。那些年,她陪着楚若,看到了他眼里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