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三藩之战打得如火如荼,新生的七阿哥却带了足疾,人人都会说,这是万岁爷遭了天谴,大清遭了天谴。
想到这层,戴佳氏抱着儿子泪流满面,又是绝望又是悲恸,哭了整整一晚。
幸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她是彻底地失宠了,小七却不然。
就在第二日,皇上给七阿哥赐名胤祐,向天下人表明了态度——七阿哥即使天生有疾,仍旧是朕的皇阿哥,朕护着他。
有了赐名,加之皇上对胤祐的关怀,胤祐平平安安地长到现在,吃住都是一样的,与兄弟们相比也不差什么。
戴佳氏感恩极了,即便没了宠,要一直待在庶妃的位置上,她也无半分怨言。
这么多年了,戴佳庶妃居于永和宫偏殿,成日吃斋念佛为小七祈福,性子愈发沉静了下来。
因着无宠无地位,生怕拖累了胤祐,戴佳氏平日里再小心谨慎不过,对于一宫主位德妃,向来捧着敬着,从不敢有半分怠慢。
如今,皇上竟突兀地封她为嫔,一点儿征兆都没有。惊喜过后,怎能不让人怀疑?
“乾清宫梁大总管亲自派人告诉奴婢的,这还有假?”墨芜越发高兴了起来,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略略压低了嗓音:“传话的小李子说,您能封嫔,全赖宜妃娘娘的提议。皇上当即在翊坤宫宣了口谕,不仅仅是您,还有赫舍里庶妃……一道封了平嫔。”
梁九功派人传的话,哪能有假?
封嫔一事,想必已成定局。成嫔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像是要把七八年来的委屈、担惊受怕全部呼了出来,双唇止不住地抖着,眼角闪烁着点点泪花。
成为一宫主位,不需再小心逢迎,卑躬屈膝,她总算熬出头了!
感慨的念头不过一瞬间,稍稍冷静下来之后,成嫔心中愕然,轻声念道:“宜妃?”
梁九功让人传话,从来不是无的放矢。他能提起宜妃,想必是得了皇上的默许,专门说给她听的。
其中用意,自是不言而喻。
只是,宜妃缘何送了她这样一个大礼?
她与宜妃交集极少。一个宠冠后宫,一个默默无闻,除了请安之时,平日里要见都难,更别提她居于永和宫偏殿……与德妃来往颇多。
听说,两位娘娘很有几分龃龉,想必宜妃见了她,定然不会欢喜。
更令人惊诧的是,宜妃刚刚生了九阿哥,坐月子正是虚弱之极的时候,无缘无故的,怎会突然提议晋封?
皇上竟也听了进去,想必他爱重极了宜妃!
“赫舍里庶妃,不,平嫔就在当场,会不会……与平嫔有关?”墨芜小声道。
“或许是有的,但仅仅是猜测罢了。”成嫔微微摇头,心间漫上丝丝缕缕的感恩之情,转而郑重地道:“不论如何,宜妃娘娘与我有恩,且有大恩,是不争的事实!你记住了,我也得牢牢地记在心里。等过了洗三,备厚礼,咱们上翊坤宫谢恩……”
正说着,忽然间,外头有人来报说,德妃娘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