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俄愣是从里头听出了杀气。

他缩了缩脖子,不敢再问,只是哥俩商量好的夺嫡破坏大计,怎么骤然提前了?

夜深人静,胤禔翻了个身,终于不再呓语,一觉睡到了天明。

大福晋轻轻呼出一口气,颇有些疲累地躺回里侧。晚间之时,大阿哥不喜打搅,婢女便是守夜也离得远远的,她半睁着眼,神色复杂又清明,终究没有叫人伺候起夜。

半晌摸了摸小腹,大福晋的思绪飘到了前日的御花园。

十弟同九弟感叹说,他想要个乖乖巧巧的小侄女,就如果果(大格格)一般,女孩最是贴心。

九弟狠敲了他一下,嘟囔道:“说什么胡言乱语?大哥卯足了劲与二哥争呢,生个阿哥,大嫂才会好过一些。”

说罢,他又嘟囔了声,一团稚气,带着天真的味道:“不过额娘说,生男生女都是命数。你说的也对,女孩多好。温柔贴心,只是养大了舍不得她嫁人。还有抚蒙……”

“小爷定不会让侄女抚蒙去。”她听九弟信誓旦旦地道,“把驸马郡马送至京城还差不多!若敢作妖,看小爷不把他的皮给扒了。”

紧接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小侄女出生后的满月礼、周岁礼,像笃定她怀的是女儿——大福晋半点也没有生气,因着她有预感,这回,怕是遂不了婆母与爷的愿了。

许是童言无忌,却字字句句往她的心上注入暖意,大福晋渐渐地湿了眼眶。特别是那句话,“大嫂才能好过一些”,如一记重锤敲击下来,她伫立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

她好过吗?自是好过的。

牢牢地攥紧了爷的心——至少当下,爷的一颗心在她这里。他的观察不细,体贴不够,不是顶好的夫君人选,甚至不如六岁的孩子懂她,可她愿意跟着过上一辈子,愿意哄那偶尔泛起的牛脾气。

除了惠额娘三天两头敲打,除了怀孕疲累分身乏术,除了那份沉甸甸的皇长孙的期盼,除了颓势尽显不再辉煌的母族,谁人不羡慕她?

嫁入皇家成了长媳,次年生了当今第一个孙辈……可叫大福晋来说,她宁愿过上平凡的夫妻日子,也不愿提心吊胆地随胤禔行在陡崖上,掺和夺嫡一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夺嫡,哪有那么轻巧!

她看得很明白。且不说皇上对太子的爱重,后宫还有宜贵妃坐镇相帮;明珠权倾朝野之时,他们尚且没有胜算,何况如今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太子倒了,胤禔哪里能讨到好去!骨子里的急性怎么也改不了,皇上说不定只将他看做与太子捆绑一处的磨刀石,存了锻炼储君的心思。

刀断了,石头自然没了用武之地。

本不该说这些丧气话的。自古以来的皇长子,谁没有野心?但凡窥见半分敞亮的未来,便是上刀山下火海,她都要陪他闯一闯。

可夺嫡路途漆黑一片,唯有挣扎沉溺,不见天光。

……

大福晋在黑暗中睁着眼,忍不住想起胤禟的话,这胎是女儿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