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准备出山,会一会这批故人——再往前二十年,她跟在贾母身边也都是见过这些人的,不过当时她们是长辈,现在却可以平辈论交了。

--

再次入宫,黛玉便处处觉得不同。

首先来引导的宫女太监便上了两个档次,再就是杨皇后带着她拜见皇太后时,太上皇居然也在。

太上皇年近七十,对这么个小女孩已然不必在意男女避嫌之说。

到底是嫡孙的正妃,太上皇也不会拿着这事置气。

黛玉出身林家,又养在贾家,这两家都是太上皇当年的亲信肱股之臣,若非如此,就算辛泓承爱慕旁的姑娘,出身不堪,太上皇也不会拿正妃之位惩罚孙子的错处——在这点上,比不管徐家势弱,当即把徐氏女塞给二皇子的皇上公正许多。

此时太上皇亲眼见黛玉举止温雅,言谈有物,竟是满腹诗书一颗慧心的样子,就更是放心。

又与她说起当日钦点林如海为探花郎的旧事,不免感慨几句。

太后在旁劝慰一番,对黛玉倒是跟从前一样:“等明儿再来本宫这里串珠花吧,刚得了两盒好的翡翠珠子。”

之后太上皇曾拎了皇上问这样的儿媳妇还有什么不足,皇上当场表示父皇英明让他拨乱反正,有醍醐灌顶之感。

太上皇见皇上最近确实“浪子回头痛改前非”,对几个儿子一视同仁起来,甚至将太常寺刘运之嫡女都给了二皇子做侧妃,日常询问上书房的师傅也各个儿子都问到。甚至还特意拨了个会认字的女官去教六皇子背三字经,太上皇也就放过了皇上。

至于心里偏不偏心,太上皇就不管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心里有个偏爱很正常,但做着皇上,做着父亲,行为就要正。

将来孩子有没有出息是一回事,你做父亲的,不能先伸手帮扶一个,打压另一个。

好在最近境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有点真龙运势:今年北疆外夏日大旱,饿死了许多马匹牛羊,草原上的部落各自休养都来不及,一反常年的居然没有来打劫。

皇上很是省心,就继续忙着屯兵戍边,开垦荒地,倒是让边民们的生活有所起色。

太上皇见皇上在朝政上倒是明白,就当真渐渐放手了许多事,专心致志用管教孙子们来丰富退休生活。

辛泓承压力山大:从前皇上一个人把严父慈母都包圆了,对他并不如何严格。可太上皇是军伍出身的脾气性格,那真是严父加上严祖父。

从那日考完策论后,太上皇就命内务府当即赶制出一支翠玉手柄的老竹做的细板子,但凡到上书房就拎着。

这一月余,谁身上都少不得挨上两下,太上皇不搞伴读代为受罚这一套,该是谁的罚就落在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