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贾敬为人,因信仰深重,所以乐善好施,除了不管俗事外还真没做过什么恶事,逢年过节还要散一散自己手抄的经文,福泽大众。

骂完一回贾珍,凤姐儿又道:“罢了,横竖此事过去也好,否则真闹到被圣上申斥,甚至夺爵撤匾,咱们家没脸都是小事,只怕有人寻隙就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的不是。”

两人说过此事,也就各自散了。

--

倒是薛蟠,这日在宁国府吊丧回来,唉声叹气对薛姨妈道:“母亲,你这一年总是拖着不肯叫妹妹嫁给宝兄弟,可如今真是想嫁也不成了。敬老爷这一过身,又得拖延下来——总不好大爷才死,做侄儿的就说亲事。”

迎春探春原已说定了日子也就罢了,可宝玉的婚事,只怕今年又提不到了。

宝钗便哄了薛蟠两句:“哥哥肯记挂着我就很好。听闻嫂子倒是说定了,是跟咱们一般的皇商出身,是夏家的千金,来日哥哥成亲撑起家业,我就更不必担心了。”

直到薛蟠走了,宝钗才怔怔出神。

薛姨妈不由心疼道:“都到了这个光景,你还要等二皇子不成?唉,如今是慎郡王了,年长入朝却连个亲王都混不上,可见也没指望。”

宝钗轻声道:“凡英雄人物,一时的穷途末路有什么要紧。舅舅也说过,慎郡王本人是个聪敏的人物,无奈只是命不好,没托生到皇后娘娘的腹中,否则不见得不如当今太子。”

“人的命谁有说得准?当今圣上的皇位来的岂不也神异?自古没有做七十年太子的,如今的太子不足二十册立,少年得意,生母又是原配先皇后——这些个章程,瞧着怎么跟废太子是一个稿子出来的?”

“若来日当今一朝还有废太子之事,那能担重任的也唯有慎郡王了。”

不知怎的,宝钗冥冥中只觉得与二皇子惺惺相惜。

在她心里,两人都是人物出众,但偏生投胎不够好的典范:譬如二皇子生成皇子,偏是个庶出,而自己虽出身富贵,却是皇商之家不够高贵。

宝钗难免有同病相怜英雄相惜之感。

比起宝玉这种不求上进的性情,宝钗自然更看得上慎郡王。

薛姨妈叹气:“你从来主意大。可跟咱们说好的是明妃娘娘和徐家,如今都已经不在了,又怎么做的准。”

徐家早已灰头土脸回到蜀地,其中还有王子腾的功劳。

而明妃则因谋害孝义皇后之事败露,被废为庶人。若非当日二皇子也只有五岁,并没有跟着作恶,只怕皇上能将这母子俩一起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