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是迎着向晓久比刀锋更利的目光,师妃瑄的脊背也是挺得笔直的。
李世民:
李世民很想解释一下他虽然口称阿父, 然而他阿父并不是李阀阀主。
然而李世民也着实解释不清, 为何在他阿爹才是李阀阀主的情况下,却有个阿父要他优先问候。
说起把阿父放在阿爹之前,还是李元吉的锅呢!
那小子虽说心瞎眼拙的,偶尔皮那么一下却着实皮到宫九心坎儿上。
难怪能成为兄弟仨里头唯一一个被父爹带在身边的家伙。
李世民虽说很享受被父爹放飞、尽情发展自己天策府势力的待遇,
方才极度紧张之下, 却也求生欲极强地仿了幼弟的娇痴姿态。
实在没想到顺利躲开亲爹的杀机锁定, 偏又造成如今这般发展。
但李世民还能怎么办呢?
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那不是李阀阀主的阿父, 那么理所当然地答复师妃瑄:
李阀基业何至于干系天下万民之重?
李阀不过地方门阀,杨家自有皇子皇孙。
远的不说,我那入不得姑娘法眼的长子在惊闻江都剧变之后就已经把杨侑好生奉养保护起来了
再说了,炀帝还未必就成了炀帝。
向晓久显然是意有所指。
师妃暄顿了一下,还是忽略了他这最后一句:
李阀主若是不曾心系天下万民,杨侑又为何只是杨侑,而不是代王侑、皇孙侑?
因为顺口。杨侑本就是我家侄孙辈的。当着杨阿摩,我也是喊的杨侑。
向晓久回得理直气壮。
他和宫九安排杨侑的时候,确实没避开杨阿摩。
然而他也那么理所当然地忽略了,李阀主并不是他,杨侑的正经表叔公仍不是他。
李世民倒是知道,可李世民看看与向晓久并肩而立的自家亲爹,李世民完全没了之前与徐子陵、师妃瑄侃侃而谈时的意气风发。
力持从容,却安静如鸡。
于是师妃暄的误会还在继续。
于是向晓久继续理直气壮的:
小姑娘一身佛门气息,不理解俗世人情倒也寻常。
如今我既不问你长平之战赵国数十万冤魂,是该问赵括、问赵孝文王、又或是问有意无意往赵王耳边传赵括‘盛名’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