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宋师道自宋玉致得宋缺点头之后,常年在幽谷结庐而居,
这一番寇徐二人也没料到竟真是宇文化及, 并未特意通知宋师道前来
否则那众里, 至少还要添上他一个。
因为宇文化及杀的寇徐二人那个母, 也正是宋师道心头的朱砂痣, 叫他宁可抛弃宋阀大好家业、不顾香火传承,不婚、无子,守在人家坟头都作厮守一生的那个女子。
傅君婥。
徐子陵给双九讲那过去的故事,寇仲也重新收拾好心情,理直气壮:
两位虽是好意,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治世十条也有‘家仇等,视具体情况,允减刑、劳役、铜赎等’呢!
向晓久点点头,却又道:
原来你还是知道治世十条的。可惜没记全。家仇之前,还有国恨。
宫九冷笑:
傅君婥是高丽人吧?她来中原一个是刺杀当时还未退位的隋帝、一个是打杨公宝库主意的吧?
杨阿摩虽然不是个好玩意,宇文化及也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可臣子为君上追杀刺客,有何错处?
认一个外族干娘不算大事。我也懒得追究一个不过与你们相处少许时日的外族人,与好歹庇护扬州不至于落单孤儿都成了肉脯两脚羊的皇帝到底孰轻孰重。
只一点,二位要是真认为将家仇置于国恨前,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这事也该找令宇文化及追杀傅君婥的杨阿摩算账吧?
放着主谋不闻不问,倒追着个最多算是从犯的索命,又是何道理?
提起杨阿摩,寇徐二人顿时一噎。
你道他二人没有记恨隋帝吗?
漫说后来还添了傅君婥事,就是在傅君婥之前,俩小子还混在街头的时候,日日不忘又是去偷听老夫子讲学教书、又是去人武馆偷学武艺的,打的可就是拣得最有前途的起义军投奔、干翻隋帝打得天下的主意。
虽也谋着自家兄弟出将入相的荣华富贵吧,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皇家,不也一般荣华富贵?
偏偏要挑拣着起义军,自然是隋帝虽看重江都等地,叫江都一带的百姓在义军四起的乱世之中也不至于太过凄惨,奈何开凿运河等事却也着实太过不惜民力,叫这俩混混听多了民间怨愤,也便将之视为末世昏君罢了。
不过那都是之前的事情了。
早在数年前,也就是杨阿摩刚从双九手上逃脱、又还没被李元吉追到的时候,好巧不巧,就与寇徐二人有过一番缘分。
还是那句话,杨阿摩不是个好皇帝,甚至算不上是个好玩意,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奔着要做个昏君去的。
能叫隋文帝弃了杨勇改立其为太子,杨阿摩或许更能哄母后欢心、更擅长掩饰自身缺点,可也确实曾经心怀天下的。
就是后来灰心逃避、只顾眼前,杨阿摩也没很想着要如何祸害天下百姓。
就如他要巴陵帮择好女进贡,
除了确实是要在政见难施的时候肆意享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