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黛玉的针线活儿其实也就那样了,毕竟未及金钗之年的小姑娘,又是大家子姑娘出身,哪里少了绣娘服侍?

针线之流也不过就是学一点样子,能绣些个小玩意孝顺长辈罢了。

那扇套上的功夫,硬要挑一点出来赞,也就是黛玉毕竟给林如海当年假做儿子养过些许时日,那扇套上的图样设计、颜色配比,很有几分风雅姿态罢了。

其实就连那点儿风雅,也因着黛玉没在父亲膝下做男儿养几年,就因着丧母进京,纵有外祖母疼爱、表姐妹相伴,也难免生出寄人篱下的荒凉惶惑,多出些敏感爱哭的小性子,落得风流别致有余、古朴大气不足之遗。

可谁叫黛玉一用心起来,这小巧卖弄得着实好,不只两把扇子明明隔了一朝,放在一起却仿佛一对,就连这两个扇套,分开来自成图案,合到一处也俨然团圆

如此这般,小姑娘纵然没学着贾琏那大老爷和老爷的,却比着喊向晓久的一声父亲,把宫九也喊上一声大舅父

要知道小姑娘在荣国府时,可是依着表兄妹等人的规矩,喊老爷太太大老爷大太太的,虽说自打贾赦来了扬州,不免就按她林家规矩,却也不过喊上一声大舅舅罢了。

如今送了那样配得刚刚好的一对儿扇子扇套来,偏偏又加了一声父,小姑娘转过弯儿之后的这份儿亲近之意,也是极明显的了。

更难得的是,双九历经数十年,当小辈儿教养过的女孩儿不少,却还是第一趟收到这么贴心的针线呢!

顿时就都把嫌弃小姑娘泪包儿的心思尽数去了。

向晓久被曹将军捡到,于是成了个虽然不十足天策好歹也还算天策的汉子。

如果是被林姑娘捡到

不知道宫九能不能坦然说一句,我爱的只是你灵魂之中最璀璨的那一抹光,无关皮囊,无谓个性?

莫莫想象了一下,都打了个寒颤。

不是说黛玉不好,画风差别也实在太大了点儿O(_)O~

第一百三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