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 虽说更加科学准确的记账法送上去了, 但是康熙却是以试行的理由,只是在内务府试行,暂时还没有下定决心推广到各部衙门上头。
胤禛对此显然有些失望,不过, 能先处理一下内务府,也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梳理内务府,就又牵出了一件大案来,如今管着内务府的是胤礽的奶公凌普,康熙担心内务府怠慢了自个的宝贝儿子,便是内务府也用了太子的人。凌普这个人对胤礽的确是挺忠心的,但是忠心不代表不贪婪。
凌普算什么呢,要不是家里出了个婆娘给太子做了乳母,他们家在内务府都算不得有多少根基的。骤然得登高位,过手的银子几乎跟流水一般趟过去了,内务府的人都是属糖公鸡的,不光一毛不拔,还得黏点下来。凌普自个把持不住,很快就被内务府一帮老油条给拖下了水,好处虽说捞得不少,但是,黑锅也背了不少。毕竟,凌普后面是太子爷,他不背黑锅,谁背。
等到这一切被查出来的时候,胤礽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哭天抹泪喊冤的凌普,气得直哆嗦。
胤礽要是真的从中得了多少好处那就算了,问题是,胤礽是真没得到什么好处。说句不好听的话,毓庆宫中能拿得出来的现金流甚至比不上太子妃的嫁妆。
胤礽这边,要是各种各样的摆设器具和日常起居的东西,那都不缺,而且都是好东西,康熙委屈了自己,都不会再这上头委屈了宝贝儿子,有什么好东西,毓庆宫绝对是头一份的。康熙赏赐胤礽的,也都是各种实物,但是要是论现银,呵呵,亲王一年一万两银子的俸禄,太子一万五千两左右,这就是胤礽可以支配的钱财了。但问题是,宫里这个地方,大概是通货膨胀最厉害的地方了。何况,胤礽每年也是有许多花销的地方的,东宫的属臣,不管到底忠不忠心,逢年过节的赏赐里面,都得有那么一封银子吧!毓庆宫的很多东西都是御制的,不可能随便赐给臣下,便是那些消耗品也是一样。别的不说,那等专门进贡的料子,你就算是赐下去了,有人敢穿吗?这不是给下面发福利,这是给人增加负担。
另外,什么万寿节,千秋节之类的也是大头,胤礽不能将康熙给自己的东西改头换面就当做是万寿节的节礼再送给康熙,虽说下面的人也有孝敬,但是,很多东西也是得毓庆宫自个想办法寻摸的。
总之一句话,胤礽别看过得很光鲜,但是跟开府的兄弟相比,他算是手头比较紧的那个。索额图等□□的成员倒是有孝敬,但是,他们的孝敬哪来的,不也是贪污受贿来的吗?小头孝敬了太子,大头自然是自己的,而恶名呢,很多就是太子背着。